“就像宇宙本身。”傅永恒回应,“从奇点开始,通过不断地分化与整合,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美丽。”
突然,一阵强烈的引力波动席卷星辰号。
“事件视界边缘检测到异常时空涟漪。”AI预警道,“来源不明。”
傅水恒集中意识:“是时候测试我们的准备了。将你们的意识导向那个异常点。”
陈智林引导着三人融合后的意识场,如同操控一个无形的探针,伸向那个引力异常区域。在普通传感器中,那里只有空虚的时空;但在他们的意识感知中,那里有一个复杂的结构——像是某种精心编织的信息网络。
“这不是自然现象。”陈智林震惊地意识到,“这是人造结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某种智慧造物。”
傅博文的意识突然变得活跃:“它在唱歌!”
在孩子纯真的感知中,那个复杂的时空结构正在演奏一首无比宏大的交响乐,旋律中包含着恒星诞生的喜悦、星系旋转的韵律,甚至宇宙膨胀的节拍。
“用意识回应它。”傅水恒指导道,“不要用语言,用感受。”
陈智林放开科学家的谨慎,让自己沉浸在那种宇宙音乐中。他感受到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音符,融入这首永恒的交响曲。傅水恒的意识如同沉稳的低音部,傅博文的如同清脆的高音部,而他自己则是丰富的中音区。
他们的意识音乐与那个结构的振动产生了共鸣。时空涟漪开始变得有序,形成一种复杂的模式,像是某种超越语言的交流。
“它在教我们。”傅水恒的意识中充满惊叹,“教我们如何与黑洞共处,而不是对抗。”
随着共鸣的加深,陈智林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在发生质变。原本需要通过精密仪器才能感知的量子涨落,现在直接呈现在他的意识中。他能“看见”虚粒子在事件视界边缘成对产生和湮灭,能“感受”到时空曲率在最微小尺度上的波动。
“这就是意识能量最大化的状态吗?”他惊叹不已。
“不,这只是开始。”傅水恒回应,“继续深入。”
陈智林引导融合意识进入更深层的状态。他们开始感知到时间本身的流动——不是钟表测量的那种线性时间,而是时空结构内在的节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织中,他看到了无数可能性分支,如同大树的枝桠般伸向无尽的虚空。
“量子多重宇宙。”陈智林意识到,“我们正在感知平行现实。”
在某个可能性中,他们选择不进入银心,而是返回地球,那个世界的陈智林继续在实验室里研究黑洞模型;在另一个可能性中,他们贸然冲击事件视界,结果被潮汐力撕裂。
“意识的选择会影响现实的走向。”傅水恒总结道,“这就是为什么准备如此重要。”
傅博文的意识突然指向其中一个可能性分支:“那里!有一条安全的路径!”
孩子的直觉超越了成人的逻辑分析,直接找到了那个最优解。在那条现实路径中,他们的意识与黑洞结构完美共振,如同钥匙插入锁孔,事件视界对他们而言不再是屏障,而是门户。
“不可思议。”陈智林通过意识交流,“博文找到的这条路径,符合我理论模型中的‘意识隧道’假说,但比我想象的更加精妙。”
他们开始沿着这条路径调整自己的意识状态。就像无线电调谐到特定频率,三人的意识波动逐渐与那条最优现实同步。
在这个过程中,陈智林感受到自己的科学认知在不断被刷新。他原本将意识视为大脑的副产品,但现在他明白,意识很可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物质和能量不过是意识表达的载体。
“我毕生研究的量子引力理论,可能只是真相的一小部分。”他感叹道。
“科学和灵性本就是同一真相的不同面向。”傅水恒安慰道,“就像光和粒子,波动和实体。”
随着意识能量的不断提升,他们开始感知到黑洞内部的结构。在事件视界之内,不是物理学课本上描述的“无归点”,而是一个复杂的时空拓扑结构,其中包含着超越三维空间几何。
“那里有文明。”傅博文突然通过意识说道,“他们在等我们。”
孩子的这句话让陈智林和傅水恒都震惊了。他们集中意识,果然感知到事件视界之内存在着某种高度发达的智能形态,不是基于物质的生物体,而是纯粹的意识存在。
“银心黑洞不是死亡陷阱,”陈智林恍然大悟,“它是宇宙意识的孵化器,是智慧生命的摇篮!”
这个发现如此震撼,以至于三人的意识波动出现了短暂的紊乱。那个最优现实路径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镇定!”傅水恒引导道,“保持共振!”
他们重新调整意识状态,再次与那条安全路径同步。这一次,他们的准备更加充分,意识能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意识相干性达到0.99。”AI报告道,“能量级别足以维持小型虫洞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