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黑洞合并的时空涟漪,那仿佛源自宇宙根基的震撼余波,仍在陈博士、傅水恒教授以及小博文的意识深处微微荡漾。那是一次对引力极致、对时空本身的深刻体验,将宇宙最狂暴、最简洁的一面烙印在他们的感知里。然而,宇宙的严酷并非仅存在于黑洞事件视界那般绝对的终结之地,更弥漫在广袤而“活跃”的星际空间之中。
“远航者”号意识载体,这艘融合了人类顶尖科技与未知维度技术的造物,正载着他们三人,稳健而深入地滑入银河系英仙臂的某一繁忙区域。与之前经过的相对“宁静”的星际空间不同,这里的宇宙“天气”正变得愈发“恶劣”。
起初,只是一种细微的“嗡鸣”,一种无处不在的背景躁动,如同置身于一场永不停歇的、无形的暴雨边缘。傅博文最先感到了不适,他的意识投影微微闪烁,像信号不良的全息影像。
“爷爷,陈伯伯,我……我觉得有点吵,心里乱乱的。”小博文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和不易察觉的焦躁,他下意识地更紧地依偎着傅水恒教授那稳定而温暖的核心意识体。
傅水恒教授,这位学识渊博且意志坚韧的老者,此刻也微微蹙起了眉头。他感受到一种类似低频振动带来的压抑感,仿佛整个思维空间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尘埃,不再如之前那般清澈通透。他沉声道:“陈博士,似乎周围的‘环境’有些变化?”
陈博士的意识光芒则显得格外专注,无数细小的数据流在他周围如星河流转。“是的,傅老,博文。我们正在进入英仙臂一个高能粒子流和辐射异常活跃的区域。这里遍布着年轻的大质量恒星、超新星遗迹,以及可能隐藏的中子星。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向太空倾泻着巨量的能量和物质。我们此刻感受到的,正是各种辐射场对‘远航者’防护层以及我们意识接口的持续冲击。”
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陈博士将外部环境的监测数据可视化。瞬间,三人的“视野”被一幅绚烂而危险的图景所取代。原本深邃漆黑的太空背景,此刻布满了无数纵横交错、色彩斑斓的“河流”与“风暴”。代表高能带电粒子(主要是宇宙射线)的幽蓝色激流,如同无形的宇宙狂风,以接近光速呼啸而过;象征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亮紫色与惨白色光束,如同致命的利剑,刺穿星际介质;而来自年轻恒星的强烈紫外辐射,则形成了一片片炽热的、金红色的“光压”海洋,推动着稀薄的气体云缓慢移动。
这不再是宁静的虚空,而是一片能量沸腾的汪洋,充满了看不见的激流与漩涡。
“我的天……”傅水恒教授惊叹,“这简直像……像闯进了一个无形的战场。”
“准确地说,是能量肆虐的疆域。”陈博士肯定道,他的声音在无处不在的能量背景噪声中依然保持冷静,“‘远航者’的基础防护正在全力运作,但为了确保我们的意识感知不受损害,并维持最佳的观测状态,我们需要启动更精细的‘自适应调节’程序。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奇特的体验。”
话音刚落,傅博文首先“啊”了一声。他感觉自己的“感知边界”仿佛被一层柔韧而清凉的薄膜包裹了起来,那层薄膜正在以一种极高的频率微微振动,将外界那股令人心烦意乱的“嗡鸣”大部分过滤掉了,只剩下一种低沉的、仿佛远山雷鸣般的背景音。
“咦?好像没那么吵了?”他好奇地动了动自己的意识“触角”。
“这是初级滤波层,”陈博士解释道,“主要针对的是低频电磁扰动和部分高能粒子流的集体效应。就像给我们的‘耳朵’戴上了一副降噪耳机,先把最干扰的杂音去掉。”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随着“远航者”深入这片高能区域,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一道无形的、能量极高的宇宙射线簇,如同隐形的霰弹,猛地撞击在“远航者”的防护场上。
刹那间,三人的意识中爆开一片短暂的、极其刺眼的“雪花”,伴随着一阵尖锐的、仿佛金属刮擦的“嘶啦”声!傅博文被吓得一缩,傅水恒教授也感到意识核心一阵轻微的刺痛,如同被细小的静电打了一下。
“警报:高能宇宙射线簇击中,能量层级7。启动局部场强补偿与粒子路径偏转。” “远航者”的辅助AI用平稳的电子音报告。
陈博士立刻引导他们的内视:“注意感受!我们的意识防护体系正在做出反应!”
在他们的感知中,被击中的区域,那层原本均匀的防护场瞬间如同液体金属般流动起来,密度急剧增加,形成了一个局部的“强化盾”。同时,无数微小的力场发生器被激活,产生出复杂的电磁涡旋,像无形的梳子一样,将那些横冲直撞的高能粒子巧妙地“引导”开,使其偏转方向,绕过他们的核心意识区。那短暂的“雪花”和“嘶啦”声,正是粒子被偏转、能量被耗散时,在感知接口上留下的“余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