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空间的灵能潮汐日夜涌动,新夏城如同被春雨滋润的幼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蓬勃生长。这座从李猛起家时的小型聚居地,如今已扩张至千里疆域,北接陨魔滩防线,南连灵脉谷,西通望江渡,东达暗影森林,城墙由黑铁族用陨铁混合灵脉水晶浇筑,高达百丈,上面镌刻着六十余个族群的图腾,在自生灵能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金光,彰显着联盟核心的威严。
“新夏城的常住人口已突破五十万,其中各族族人占比均等,就连归降的魔族也有三万余人在此定居!” 联盟行政官手持统计册,向李猛汇报,“城市已划分出修炼区、匠作区、贸易区、居住区、学院区五大板块,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秩序井然。”
李猛站在新夏城中央的人皇阁顶端,俯瞰着下方繁华的景象:宽阔的街道上,人族、石傀儡族、灵植族、魔族等各族族人往来穿梭,有的推着装满灵麦的车,有的手持灵气枪械前往法则之塔训练,有的在贸易市场讨价还价,脸上都洋溢着安宁与富足 —— 这正是新夏城作为区域霸主的底气:不仅有强悍的战力,更有让万族安居乐业的实力。
城市扩张:规模与格局的双重跃升
1. 疆域与基建:千里城邦,固若金汤
城市规模:从最初的十里小城,扩张至千里疆域,城墙向外延伸三层,增设十二座城门,每座城门都配备三阶灵气重炮与灵脉共振阵,防御无死角;
交通网络:以新夏城为中心,修建了十条灵能驱动的 “悬浮通道”,连接联盟各附属战区与边境防线,乘坐灵能传送车,一日内可抵达千里之外,极大提升了物资运输与军队调度效率;
核心基建:人皇阁(联盟议事中心)、万族广场(庆典与集结地)、法则之塔(训练基地)、藏经阁(功法文献库)、万族学院(教育核心)、中央匠作坊(科技研发中心)六大核心建筑,构成新夏城的骨架,全部由自生灵能供能,功能完备。
“以前从新夏城到望江渡要走三天,现在坐传送车半个时辰就到!” 兔耳族商人绒珠推着装满灵果的推车,笑着说道,“交通方便了,我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周边部落都来新夏城进货!”
2. 族群融合:万族共处,井然有序
居住区划分:各族居住区按族群习性合理布局 —— 灵植族靠近灵田区,魔族居住区紧邻净化广场,石傀儡族定居在匠作区附近,既保留族群特色,又方便生产生活;
治理体系:推行 “各族共治” 制度,六十余个族群各出一名代表进入 “万族议事会”,参与城市管理与资源分配,确保公平公正;
治安维护:组建 “万族卫戍队”,由各族精锐战士组成,配备二阶灵气枪械与混沌盾,负责城市治安,处理纠纷、防范隐患,至今未发生一起族群冲突。
归降魔族将领墨渊带领卫戍队巡逻,看着街道上各族和睦相处的景象,感慨道:“在以前的魔族领地,各族之间只会相互厮杀,而在新夏城,我们能平等生活、共同发展,这才是真正的霸主该有的格局!”
产业繁荣:灵能驱动的经济霸权
新夏城的经济依托自生灵能,形成 “种植 - 制造 - 贸易 - 服务” 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大陆中东部的经济核心:
1. 核心产业:产能与品质双领先
灵植种植:围绕新夏城的万亩灵田,采用灵能精准灌溉与灵植族改良技术,灵麦、灵果、凝灵草等作物年产可达千万斤,不仅满足联盟自给,还能对外出口;
科技制造:中央匠作坊量产二阶灵气枪械、反神光护盾、灵能传送车等产品,三阶灵气重炮、灵能驱动战舰的研发已进入收尾阶段,产品不仅装备联盟军队,还通过贸易出口给友好部落,成为硬通货;
净化服务:依托云瑶的灵脉圣女血脉与灵鲛族的净化技术,新夏城开设 “净化工坊”,为周边部落提供邪气净化、灵脉修复服务,收取灵晶或物资作为报酬,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我们的灵气枪械在周边部落里供不应求,他们用矿石、兽皮来换,现在新夏城的物资储备都堆成山了!” 老铁匠站在匠作坊门口,看着源源不断运进来的矿石,笑得合不拢嘴。
2. 贸易枢纽:辐射千里的经济网络
中央贸易市场:新夏城中心的贸易市场占地千亩,分为灵植区、武器区、矿石区、特产区等板块,每日人流量达数万,周边部落甚至千里之外的中立部落都来此交易;
贸易规则:由联盟制定 “公平贸易法则”,统一货币(灵晶)、规范价格、保障交易安全,新夏城成为区域贸易的规则制定者,进一步巩固了霸主地位;
经济辐射:通过贸易,新夏城的灵能产品、修炼功法、生产技术扩散至周边千里,带动附属部落的经济发展,形成 “新夏城主导、各部落协同” 的经济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