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一百四十九日的上午,新夏学堂的孩童班里飘着灵稻的清香 —— 陈秀才站在讲台上,手里捧着一个装满灵稻粒的陶碗,身后的黑板上画着歪歪扭扭的 “一、二、三”,却多了些新符号:“+” 和 “-”。开学前三天,孩子们已认会了二十个常用字,今日陈秀才要开一门新课:算术。
“为啥要学算术?” 陈秀才刚写完 “算术” 两个字,台下的兽人孩子虎蛋就举着爪子问,他手里还攥着昨天学写字用的炭笔,“俺娘说,会认‘兽’字就够了,算啥数?”
陈秀才笑着把陶碗递到虎蛋面前,倒出五粒灵稻:“虎蛋你看,这是五粒灵稻,要是你和弟弟分,每人能分几粒?分多了弟弟不够,分少了你不乐意,这就得算清楚。咱们粮库里有几千斤灵稻,要分给各族弟兄,每人分多少、够分几天,都得靠算术,不然粮分错了、算差了,大家就没饭吃啦!”
这话瞬间让孩子们睁大了眼。陈秀才趁机从怀里掏出一堆教具:河狸族帮忙编的小藤筐(每个能装十粒灵稻)、兽人孩子捡的光滑石子、木灵族采的短灵草茎,“今天咱们不用炭笔写,就用这些东西学算术,谁学得好,下午就去粮库帮张爷爷数小份粮!”
课堂瞬间热闹起来。陈秀才先教 “数数”—— 让孩子们用自己熟悉的东西数到十:虎蛋用石子摆成一排,数一个挪一个;河狸族的河丫把灵稻粒装进小藤筐,装满一筐就喊 “十粒”;木灵族的禾苗则把灵草茎折成小段,一段代表一个数,数得又快又准。陈秀才走在课桌间,手把手教跟不上的孩子:“阿禾,你看,三茎灵草加两茎,一共是几茎?数完把它们放一起,再数一遍 —— 对,是五茎!”
教到 “加法” 时,陈秀才搬来个小粮袋,里面装着三十粒灵稻:“咱们假设这是给五名战士的口粮,每人分六粒,够不够分?谁能用自己的东西算一算?” 河丫立马举起藤筐:“俺用筐算!五筐,每筐六粒,五六三十,正好够!” 她边说边把灵稻粒装进五个藤筐,每个筐里摆六粒,最后筐全满了,灵稻也刚好用完。陈秀才笑着点头:“河丫算得对!这就是‘乘法’的底子,以后算多人分粮,就不用一粒一粒数了!”
兽人孩子虎蛋一开始总算错,把三粒石子和四粒石子放一起,数成了六粒。陈秀才没急着纠正,而是让他把石子摆成两排,一排三粒,一排四粒,再一粒一粒数:“你看,这排三粒,那排四粒,从一开始数 —— 一、二、三、四、五、六、七,是七粒,不是六粒哦。” 虎蛋盯着石子看了半晌,突然拍了下脑袋:“俺漏数中间那粒了!” 他重新摆好石子,这次数对了,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正午时分,军需官老周扛着个小账本赶来,正好撞见孩子们在练 “减法”—— 陈秀才让他们算 “粮库有二十粒灵稻,分给战士用了八粒,还剩几粒”。老周凑过去看,见河丫用藤筐倒出二十粒,拿走八粒,剩下的十二粒摆得整整齐齐,忍不住夸:“这孩子算得准!以后俺管粮库,就能让她来帮忙数小份粮,比俺用算盘还快!”
下午的实践课更让孩子们兴奋 —— 陈秀才带着他们去粮库旁的小仓库,张老栓早已把灵稻分成小份,每份五十粒,要分给六个巡逻小队。“谁能算出一共要分多少粒?” 陈秀才问。禾苗立马举起灵草茎:“六队,每队五十粒,五六三百,一共三百粒!” 张老栓笑着打开粮袋,倒出三百粒灵稻,正好装满六个小份,分毫不差。孩子们欢呼起来,虎蛋还主动帮张老栓把小份粮装进藤筐,嘴里数着:“这是一队的,五十粒;这是二队的,五十粒……”
消息传到各族家长耳里,都乐开了花。河伯找到陈秀才,递上一小袋新编的藤筐:“俺们河狸族以后管粮,就靠河丫这些孩子算清楚了!以后算术课缺啥教具,俺们再编!” 兽人妈妈也送来几块晒干的兽皮,“给孩子们当垫子,坐着算算术不累!”
傍晚放学时,孩子们都攥着自己的 “算术教具”—— 虎蛋揣着石子,河丫拎着小藤筐,禾苗握着灵草茎,嘴里还念叨着 “三加五等于八”“十减四等于六”。陈秀才站在学堂门口,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又看了看老周送来的 “简易算术表”(画着 1 到 100 的数字和加减算式),心里满是踏实:“学会了算术,孩子们以后管粮、算账、分物资,就再也不会出错了。这新夏城的日子,得靠识字、靠算术,一步步算得明明白白,才能过得安稳。”
月光洒在学堂的黑板上,“+”“-” 符号在灯光下格外清晰。陈秀才收拾好教具,心里已在盘算明天的课 —— 教孩子们算 “粮库的灵稻能吃多少天”,把算术和新夏城的实际日子贴得更紧。他知道,这些跟着灵稻粒、石子学算术的孩子,终将成为新夏城管粮算账的好手,成为守护家园的 “明白账”,让联盟的每一份物资都用在实处,让每一口粮食都吃得安心。
喜欢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人族崛起:我的体内有座人皇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