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带着北境特有的清冽,穿透黑石城堡书房那扇繁复的雕花窗棂。
窗棂上雕刻的缠枝藤蔓与雄鹰图案,在晨光中投射出细碎的金色光斑,落在铺着厚实羊毛地毯的地面上,像是撒了一把被揉碎的星子。
易刚刚在最后一份秋收账簿上落下签名,狼毫笔锋划过羊皮纸的“沙沙”声渐渐消散,书房内只剩下空气中浮动的墨香与羊毛地毯的温润气息。
他将账簿轻轻合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烫金的“法伦斯塔”字样。
那字体是他接手领地后重新设计的,笔锋凌厉又不失厚重,恰如他对这片土地的期许。
册页里的数字像一颗颗定心丸,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冻土村推广垄作术后,燕麦亩产从去年的两百斤跃至三百八十斤,麦穗饱满得能压弯麦秆。
整个法伦斯塔领地的黑麦收储总量突破一百九十万斤,扣除领民过冬口粮、来年种子与工坊用粮,结余仍有五十万斤。
这仅仅是法伦斯塔五千亩土地的收成,他忍不住畅想,若是明年再开垦五千亩土地,引入更高效的农具,粮食产量定会实现翻倍,到那时,会有大量的粮食,甚至可以往外售卖一些。
灰岩镇的耕种面积比法伦斯塔大得多,目前还没完成统计,但光是往年产量垫底的河畔农田,就因新修水渠的灌溉,让土豆收成翻了一倍。
他记得上个月去河畔农田视察时,老农夫捧着刚挖出来的土豆,笑得满脸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一个劲儿地说:“大人,这水渠修得好啊!往年这时候,地里早干得裂口子了,哪能长出这么大的土豆!”
想到这里,易的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领地的每一点变化,都让他觉得所有的辛劳都值得。
“大人,元老院传令官已至前厅,携鎏金令牌与皇家文书,说是有北境军事急令需当面宣读。”
莉亚轻步走进书房,浅灰色侍女裙的裙摆扫过地面时几乎无声,只有裙角绣着的细小藤蔓花纹,在晨光中偶尔闪过一丝微光。
她将一杯温热的晨露草茶放在红木书桌角,杯壁上烧制的藤蔓纹是玛莎婆婆亲手设计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根藤蔓都栩栩如生,带着草药师特有的细腻与温柔。
“这是玛莎婆婆今早刚煮的晨露草茶,加了暮色森林特有的晨露草和您上次让人从灰岩镇带回来的蜂蜜,说是能舒缓连日处理政务的疲惫。”莉亚的声音轻柔,像初秋的微风,“您已经连续看了三个时辰的账簿了,喝口茶歇歇吧。”
易端起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至全身,茶香中带着晨露草的清香与蜂蜜的甜润,入口甘醇,确实驱散了不少疲惫。
元老院传令官携鎏金令牌而来,绝非寻常事务,北境向来不太平,难道是兽人又有异动?
他抬手整理了一下黑色劲装的衣领,领口处绣着的雄鹰纹章是法伦斯塔的象征,边角用银线勾勒,在晨光下泛着淡光。
这劲装是莉亚特意为他缝制的,面料选用了最耐磨的黑麻布,内衬加了柔软的羊毛,既适合日常处理政务,也方便行动。
“按最高礼制接待,我即刻便到。”
易的声音沉稳,尽管心中疑虑重重。
前厅内,三名身着帝国制式服饰的身影肃立中央,周身散发着肃穆的气息。
为首的传令官年约四十,面容严肃,深蓝色长袍的胸前绣着元老院的金色鹰徽,鹰徽边缘用银线绣出橄榄枝纹样,象征着帝国的权威与和平愿景。
腰间佩剑的剑鞘由鲨鱼皮制成,表面光滑,刻着“帝国信使”的字样,字体刚劲有力,剑柄镶嵌的水纹石在晨光下泛着淡蓝光泽,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晃动。
身后两名随从身材挺拔,动作整齐划一,他们捧着镶金边的木盒,木盒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盒盖中央是交错的权杖与宝剑火漆印,印纹完整,没有一丝裂痕,显然未经拆封。
整个前厅因这三人的到来,气氛变得格外凝重,连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法伦斯塔领主易·德文希尔,奉元老院与陛下之命,传达北境军事征调令。”
传令官见易进来,率先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没有丝毫怠慢,“按帝国礼制,需领主肃立聆听,望领主配合。”
易依言起身肃立,双手自然垂在身侧,目光沉静地看着传令官。
阿肯、索林、科尔、艾拉等人闻讯赶来,立于厅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探究。
传令官从随从手中接过木盒,手指轻轻拂过盒盖的火漆印,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
木盒内部铺着深红色天鹅绒,柔软的绒布将一卷用白色丝绸包裹的羊皮纸文书衬托得格外庄重。
他展开文书,清了清嗓子,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宣读起来,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是锤子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鉴于北境黑石、霜狼、血牙等兽人部落频繁南下劫掠,焚毁村庄二十七座,屠戮平民一千三百余人,劫掠牛羊两万余头,严重威胁帝国北疆安宁与百姓生计。经元老院紧急会议商议,陛下御笔批准,决意于初秋展开北境秋季清剿行动。兹任命铁隼伯爵冈瑟·冯·艾森哈特为主帅,节制北境所有领主兵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