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难题又摆在面前 —— 风箱。
黑石城堡原来的风箱是用整张熊皮缝制的,像个巨大的布袋,长约两米,宽约一米,需要两个壮汉一边一个,使劲往外拉,才能鼓出一点风。
而且风是断断续续的,拉的时候有风,推的时候就没了,炉火总是忽明忽暗,温度忽高忽低。
布伦特对此最有体会。
他锻打铁块时,总要一边拉风箱,一边盯着炉火,风一断,炉火就降下去,铁块就开始变冷,只能停下来等风再鼓起来。
“要炼出铁水,炉火温度得够高,而且要稳定。” 布伦特放下铁锤,擦了擦脸上的汗,“这皮囊风箱根本不行 —— 风一断,炉温就降,矿石怎么也烧不化。”
易记得米雅说过“活塞风箱”,还在意识里画了个 “木箱子里有块板,能来回推” 的样子,说 “这样鼓出来的风是连续的,不会断”。
他找来找木匠老霍,把草图铺开在铁匠铺的工作台上。
草图上画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子,里面有一块能滑动的木板,木板上蒙着皮,前面开了一个小口,装着一个能活动的阀片。
“霍师傅,你看能不能做个这样的风箱?木箱子要结实,里面的板能来回滑动,板上的皮要能密封,不能漏气。”
老霍拿着草图,皱着眉看了半天,手指在草图上比划着:“少爷,这玩意儿能鼓风?木箱子不透气,板一推,风往哪儿走?再说这阀片,怎么才能让风只往一个方向走?万一板卡住了,不就废了?”
“我来试试!” 小托突然开口。
他以前跟着父亲学过做木工,知道怎么让木头密封,怎么让木板滑动顺畅。
“霍师傅,木箱子的内壁要刨得光滑,这样板才能滑得动,板上蒙上皮革,皮革要软,能贴紧木箱内壁,就不会漏气,阀片用薄木片,上面涂一层鱼鳔胶,粘一层细布,这样既能活动,又能密封。”
老霍看了看小托,又看了看易,犹豫了一下:“行,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要是做不成,可别怨我。”
第一次做风箱,老霍找了一块坚硬的橡木,锯成木板,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小托则负责做活塞板,他找了一块薄木板,在上面蒙了一层鞣制好的鹿皮 —— 鹿皮软,而且有弹性,能贴紧木箱内壁。
阀片用的是薄杨木片,上面涂了玛莎婆婆给的鱼鳔胶,粘了一层细布。
等把所有零件拼起来,一个简陋的活塞风箱就做好了。
木箱长约一米,宽约半米,高约半米,活塞板上连了一根粗木杆,作为拉杆。
老霍擦了擦汗,对易说:“少爷,成了,您试试。”
阿肯自告奋勇要试拉风箱。
他握住拉杆,使劲往外一拉,然后往里一推 ——“呼 ——” 一股风从出风口吹出来,但是很弱,而且推的时候,风就断了。
“漏气了!” 小托蹲在风箱旁边,仔细看了看活塞板和木箱的缝隙,“鹿皮不够厚,缝隙太大,风从缝里跑了。”
老霍皱着眉,把活塞板拆下来:“那怎么办?再蒙一层鹿皮?”
“嗯!” 小托点点头,“再蒙一层鹿皮,边缘再缝上一圈羊毛,这样就能密封了。”
第二次,他们给活塞板蒙了两层鹿皮,边缘缝了一圈羊毛。
阿肯再次拉拉杆,风比上次强了很多,但还是有点漏风,而且阀片总是掉 —— 杨木片太轻,风一吹就歪了。
“阀片得换重点的材料!” 布伦特走过来,拿起阀片看了看,“用竹片!竹片又硬又有弹性,不容易歪。”
他们把阀片换成了竹片,上面还是涂了鱼鳔胶,粘了细布。
这次阿肯拉拉杆,风从出风口 “呼” 地吹出来,强劲有力,而且推拉的时候,风都是连续的,没有一点间断!
“成了!真成了!” 阿肯兴奋地大喊,使劲推拉着拉杆,风箱发出 “呼哧呼哧” 的声响,像一头喘气的野兽,出风口的风把地上的碎木屑都吹飞了,连旁边的炉火都被吹得更旺了。
小豆子跑过来,把一只手放在出风口前,然后笑着跳开:“好强的风!能把我的手吹麻!比皮囊风箱强太多了!”
布伦特赶紧把风箱的出风口接到铁匠铺的炉火上。
连续的强风灌进炉里,焦炭烧得更旺了,炽白的火焰几乎要从炉口喷出来,温度高得让人不敢靠近。
他拿起一块废铁,放进炉里,只过了十分钟,废铁就红透了,比用皮囊风箱快了一倍还多。
“太好了!这风箱!” 布伦特激动地说,“有了它,炉火温度肯定能上去!炼铁就有希望了!”
那天晚上,工坊区的风箱声一直响到深夜。
队员们轮流过来尝试推拉拉杆,连索林都来了 —— 他虽然瘸着腿,却还是握住拉杆,慢慢推了几下,感受着那强劲的风,嘴角微微上扬:“有了这风箱,以后咱们的箭镞,就不用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