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医院的百年樱花树旁,新辟了一方“星酿坊”——坊内的陶缸上刻着不同星球的坐标,缸里封存着用地球樱花、火星茉莉、冥王星冰晶酿造的“护理文明酿”,陶缸旁的木牌上写着“每一滴都藏着地球的温度”。百岁的樱禾坐在坊内的藤椅上,身上盖着莉娅织的“星樱毯”,毯子上的樱花纹路用火星土壤染就,茉莉花纹掺了星尘丝线,在光线下泛着细碎的光泽。她胸前的“星际护理联盟终身荣誉主席”徽章旁,挂着一枚“星酿坠”,里面封存着小远童年时酿的第一罐樱花蜜,坠子晃动时,能闻到淡淡的甜香。
“太奶奶!‘星酿计划’今天完成第一千八百个星球护理站的‘文明酿’交付了!”全息投影里,九十岁的小远穿着银紫色深空制服,身后是泛着蓝光的星尘云,手里捧着一个水晶酒樽,樽内的琥珀色液体里悬浮着细小的樱花花瓣,“我们把太奶奶您的护理故事、太爷爷的手术心得,还有李爷爷的煮茶经,都‘酿’进了酒里——每一滴‘文明酿’都带着对应的全息影像,您看这樽火星酿,倒出来就能看到您教娜拉煮茶的画面,外星护士说‘喝着甜酿,就像把地球的温暖装进了心里’!”
樱禾凑近投影,浑浊的眼睛追着酒樽里的花瓣,嘴角泛起温和的笑意。一百一十年前,小远还是个在她膝头、抢着尝樱花蜜的孩子;如今,他成了“宇宙护理文化传承工程”的推动者——不仅启动了“星酿计划”,还在地球与火星之间建了“星酿博物馆”,把湘琴的护理口诀、樱禾的肯尼亚笔记、娜拉的茶谱,都转化成能通过味觉与视觉传递的“文明载体”,让不同星球的人能通过一杯甜酿,触摸到地球护理的温度,就像当年樱禾用茉莉茶安抚患者、小远搭建星灯网络一样,这份温暖从未被宇宙的隔阂冲淡。
“小远,下个月的‘星酿文明盛典’,太奶奶给你留了‘星酿传味’的压轴环节。”樱禾的声音虽轻,却带着清晰的期待,指了指身边的木盒,“这里面是你太奶奶当年酿樱花蜜的陶瓮、我在肯尼亚装茉莉茶的锡罐、李爷爷存老茶的竹篓,盛典时要把它们做成‘百年星酿组’,放进星酿博物馆的核心展区,让地球的味道,能给宇宙里的人带去慰藉。”
关闭投影,护理机器人推着载满物件的小车过来,车上放着晓星刚送来的《星酿集:宇宙护理味道录》。画册封面是湘南医院的樱花树与星酿坊的合影,飘落的樱花掉进陶缸,化作“文明酿”里的花瓣。翻开第一页,就是1975年湘琴写的《樱花蜜手记》:“今天给萌萌酿了罐樱花蜜,她涂在面包上,说‘甜丝丝的,病都好了一半’。原来有时候,一份甜能抵过千言万语。”旁边配着湘琴给萌萌递蜜罐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萌萌捧着面包,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再往后翻,是2025年樱禾的肯尼亚笔记:“娜拉把茉莉茶装进锡罐,送给远方的患者,附言‘茶是甜的,我的牵挂也是甜的’。原来味道能跨越距离,把心意直接送到身边。”还有2155年小远写的《火星星酿日志》:“在火星护理站酿了第一罐茉莉酿,科考人员说‘喝着酿,就像闻到了地球的春天’。”
“太奶奶,晓星哥哥说,这本《星酿集》会做成‘味觉画册’,每个星球的护理站都能收到——触摸画册上的陶缸图案,就能闻到对应的‘文明酿’香气,看到背后的故事。”护理机器人的电子音带着温和的语调,投影幕上随即亮起不同星球的人尝星酿的画面:月球上的科考人员捧着酒樽,闭眼品味樱花酿的甜;火星的外星孩子举着小杯子,舔着嘴角的茉莉酿;银河系边缘的护理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围坐在一起,倒出星酿,看着酒里浮现的护理故事,脸上满是温柔。
樱禾看着画面,忽然想起九十年前的场景:湘琴坐在樱花树下,教她酿樱花蜜;直树在一旁帮忙劈柴,说“甜能让人忘记疼痛,记住温暖”。原来当年那罐小小的樱花蜜,早已变成了能跨越时空的温暖味道。
中午,莉娅推着樱禾去了“星酿博物馆”。博物馆的设计像一个巨大的酒窖,穹顶是透明的,能看到樱花树的枝丫垂落,四周的展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酿具:湘琴酿蜜用的陶瓮,瓮身上刻着“樱”字;樱禾在肯尼亚用的锡罐,罐口还留着茉莉花粉;李爷爷存茶的竹篓,竹丝间沾着陈年茶渍;小远童年时的蜜罐,罐身上画着他和樱禾的笑脸。触摸每个酿具,就能激活对应的“味觉投影”——不仅能闻到香气,还能看到酿具主人制作甜酿的场景,像一场流动的“味道记忆展”。
“太奶奶,您闻这个!”莉娅指着一个圆形展台,上面放着一个陈旧的竹篓,篓里装着干枯的茉莉花,“这是李爷爷当年存的茉莉老茶,我们用科技还原了茶香,您试试靠近展台。”
樱禾微微前倾身体,一股醇厚的茉莉香瞬间飘来。展台的全息投影随即亮起,浮现出李爷爷存茶的场景:老人蹲在茉莉田旁,把刚摘的茉莉花放进竹篓,轻轻按压,嘴里念叨“茶要存得久,香才够浓;牵挂要藏得深,心意才够真”。年轻的樱禾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存茶的方法,旁边的小远正踮着脚,想摸竹篓里的茉莉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