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僵局暗谋,夜探玄机
碧珠的死,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刚刚燃起的线索之火,也让内廷司的空气凝固到了极点。那封字迹歪斜、措辞混乱的“认罪书”,被恭敬地呈送到御前,此案似乎就此可以盖棺定论——一个心怀怨恨的婢女,铤而走险,谋害皇子,事败自尽。
内廷司上下,包括那位张公公,都明显松了口气,看向苏云昭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果然如此”的了然,仿佛在说,看吧,折腾一圈,还不是这么个结果?
苏云昭坐在内廷司偏厅的主位上,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她面色平静,眼底却是一片冰封的湖面,湖面下暗流汹涌。
碧珠是柳依依的人,柳依依是林贵妃推出来对付她的棋子。碧珠有能力从宫外弄到如此隐秘的毒药?有能力避开重重守卫,将毒下在皇子书房专用的地毯上?最后还能在被严密看管的情况下“顺利”自尽?这漏洞百出的“结局”,简直是对她智商的侮辱!
皇帝会信吗?皇后会信吗?
苏云昭心中冷笑。他们或许不信,但他们需要这个“结局”。一个无足轻重的婢女顶罪,总好过牵扯出后宫高位妃嫔,甚至动摇前朝格局。皇帝让她查案,或许本意也并非真要揪出元凶,而是借她这把刀,敲山震虎,平衡势力,同时……也是对她能力和立场的一次极限施压。
现在,“虎”受到了惊吓,丢出了一只无关紧要的“兔子”顶罪,而她这把刀,似乎也完成了使命。
可她,不甘心。
并非为了所谓的正义,而是她清楚,这一次若就此退缩,下一次,对方的手段只会更狠辣、更隐蔽。她必须让对方知道,她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想用一只弃卒就平息事端,没那么容易!
“张公公,”苏云昭缓缓开口,打破了偏厅的沉寂,“碧珠自尽,现场可还有其它发现?比如,她用于割腕的瓷片从何而来?关押之处守卫森严,她是如何得到的?”
张公公眼皮一跳,躬身道:“回娘娘,已经查过,那瓷片……似乎是膳房不小心混入饭食的破碗碎片。至于如何得到……看守的侍卫承认一时疏忽,打盹了片刻……”
“一时疏忽?”苏云昭声音微扬,带着一丝冷嘲,“关乎皇子安危的重犯,看守竟能疏忽至此?张公公,内廷司的规矩,何时如此松散了?”
张公公额角渗出细汗:“奴才失职,奴才一定严加整顿!”
“整顿是后话。”苏云昭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碧珠虽死,但此案尚有疑点。那毒药来源尚未查明,她一个深宫婢女,如何能接触到宫外秘毒?与她接头之人是谁?这些,都需要继续追查。”
张公公面露难色:“娘娘,碧珠已死,线索已断,这……”
“线索断了,就去找新的。”苏云昭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张公公,“碧珠生前与何人交往过密?柳美人宫中其他下人,可都仔细盘问过了?还有……那块地毯,经手之人众多,碧珠不过是最末一环,在她之前,是谁负责清洁、保管、铺设?这些人,难道就毫无嫌疑?”
她一连串的追问,让张公公哑口无言。他明白,这位侧妃娘娘,是不打算轻易结案了。
“奴才……奴才明白了,这就加派人手,继续详查。”张公公无奈,只得应下。
苏云昭知道,内廷司这些人,阳奉阴违是常态,指望他们尽心尽力查出真相是不可能的。她必须有自己的动作。
是夜,月黑风高。
一道纤细灵巧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避开了巡夜的守卫,潜入了白日里封锁的、碧珠关押自尽的那处偏僻院落。正是换上了一身夜行衣的苏云昭。
内力突破后,她的身法、感知都远超从前,加之对宫中路径的暗中记诵,进行这等隐秘行动,虽冒险,却并非不可能。
院落内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腥气。苏云昭屏息凝神,目光如电,仔细搜寻着任何可能被忽略的线索。官方的查验必然粗糙,甚至会有人为抹除痕迹的可能。
她在那简陋的床铺角落,发现了一小片被撕扯下的、不同于碧珠身上衣料的浅碧色丝线,极其细微,若非她眼力过人,绝难发现。这颜色……不像是低等宫女能用的衣料。
又在窗棂下方的泥土里,借着微弱的天光,发现了一个几乎被踩平的、模糊的脚印,尺寸不大,却似乎穿着软底绣鞋,与侍卫的靴印截然不同。
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那碎裂的瓷片边缘,她敏锐地嗅到了一丝极淡的、与那羊毛毯上相似的异样香气,但这香气中,似乎还混杂了另一种……类似于某种宫廷常用薰香的味道。
有人来过!在碧珠死前或死后!并且,很可能与下毒者有关!
苏云昭将丝线小心收起,将脚印形状默记于心。她没有久留,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处不祥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