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奉旨查案,初触核心
皇帝的金牌与厚赏,如同在苏云昭周身筑起了一道无形却坚固的屏障,让许多原本蠢蠢欲动的暗箭暂时偃旗息鼓。然而,这屏障也让她如同置身于琉璃盏中,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她深知,这份“圣心”并非坚不可摧,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就在她于王府中谨言慎行,一边打理庶务,一边悄然织就自己的人际网络时,一道更加石破天惊的旨意,再次从宫中传来。
这一次,并非宣召,而是明发上谕,直达靖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九皇子中毒一案,干系重大,朕心震怒。靖亲王侧妃苏氏,慧敏机辨,通晓医理,曾救皇子于危难。特命苏氏协理内廷司,稽查此案,务求水落石出,肃清宫闱。相关各部、宫内诸司,需竭力配合,不得有误。钦此——”
协理内廷司,稽查皇子中毒案?!
这道旨意,比之前的赏赐更加令人震惊!让一个亲王侧妃,一个女子,去协理内廷司查办如此重大的宫廷案件?这在本朝,乃至前朝,都从未有过先例!
听雪苑内,接旨的苏云昭,心中亦是翻江倒海。皇帝这一步棋,走得太过惊世骇俗!这哪里是查案,分明是把她架在火上烤!此案牵扯必深,幕后黑手能量巨大,她一个无根无基的侧妃,如何去查?查得出,是理所应当,或许还会遭到更疯狂的报复;查不出,便是无能,辜负圣恩,之前所有的荣宠都可能瞬间反噬!
这分明是一道催命符!皇帝是要用她这把突然出现的“利刃”,去搅动深宫死水,去试探各方的底线!而她,就是那枚可能随时会被舍弃的棋子!
“臣妾……接旨。”苏云昭压下心中的寒意,恭敬叩首。圣旨已下,无从抗拒。
传旨太监离开后,整个听雪苑陷入一片死寂。夏竹和青黛脸上都失去了血色,满是担忧。
“娘娘,这……这如何使得?那宫里……”夏竹声音发颤。
苏云昭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院中惶惶不安的下人,最终落在窗外那方被宫墙分割的天空上。皇帝这是逼她彻底站到台前,逼她与那暗处的敌人正面交锋。避,是避不开了。
“慌什么。”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带着一种冰冷的镇定,“陛下信重,委以重任,是靖王府的荣耀。”
她转身,看向青黛:“青黛,更衣。备车,入宫。”
“娘娘,您这就去?”夏竹惊道。
“圣命如山,岂容耽搁?”苏云昭语气淡然,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既然退无可退,那便迎难而上!皇帝想用她这把刀,那她就要让这把刀,变得足够锋利,足够让持刀者,也心生忌惮!
再次踏入宫门,手持金牌,身份却已截然不同。内廷司衙门设在皇宫外围,气氛肃穆。当苏云昭身着亲王侧妃品级服饰,手持圣旨出现时,内廷司的主事太监和几位管事嬷嬷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
“奴才(奴婢)参见苏侧妃。”众人行礼,态度看似恭敬,眼神却透着疏离与审视。让一个外人,还是一个女人来协理查案,在他们看来,简直是胡闹。
苏云昭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也不点破,径直走到主位坐下,声音清冷:“诸位请起。陛下旨意,想必诸位已经知晓。九皇子殿下中毒一案,关乎国本,陛下震怒,命本妃协理内廷司,彻查此事。还望诸位同心协力,早日查明真相,以安圣心。”
她开门见山,语气不容置疑,直接将“陛下震怒”和“关乎国本”抬了出来,压住场面。
内廷司总管太监姓张,是个面白无须、眼神精明的老太监,他上前一步,躬身道:“娘娘放心,奴才等定当竭力配合。只是……此案颇为蹊跷,九皇子殿下饮食起居皆有记录,经手之人也都一一盘问过,并未发现明显疏漏。不知娘娘,欲从何处查起?”
这话带着试探,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刁难。
苏云昭目光平静地看向他:“张公公,案发当日,九皇子殿下接触过的所有物品,食用过的所有饮食,经手的所有人等,记录可都齐全?”
“回娘娘,均已整理在册。”张公公示意下属呈上一叠厚厚的卷宗。
苏云昭随手翻开,目光快速扫过。记录确实详尽,从食材采购、御厨烹制、试毒太监、送餐宫女……一直到景阳宫内的器皿、熏香、玩物,甚至当日接触过的猫狗,都罗列在内。表面看去,天衣无缝。
但她知道,越是完美,越是可疑。
“将所有经手饮食、器皿的宫人,无论品级,全部重新隔离问话。重点询问案发前三日内,有无异常之事,接触过何异常之人、之物。”苏云昭下令,语气果断,“另外,将九皇子殿下当日所穿的衣物、所用的被褥,乃至殿内铺设的地毯,全部取来,本妃要亲自查验。”
张公公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这位侧妃娘娘思路如此清晰,且不按常理出牌。他躬身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