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归来的蒸汽牛车刚驶入岩谷隘口,淡蓝色的能量护盾便自动泛起涟漪,如同迎接归人般缓缓敞开一道缺口。车斗里,被厚实防寒布包裹的星际通讯器泛着微弱蓝光,与旁边堆叠的荒陨号设备碎片相映,瞬间点燃了等候族人的热情——三天前,冰河提前带回的“任务圆满完成”的消息,早已让整个岩谷沸腾。
林砚跳下牛车,靴底沾染的冰原积雪还未融化,拓就带着各营统领快步迎了上来。“族长,通讯器真能修好?”阿瘸子的目光死死黏在防寒布上,语气里满是急切,他早在出发前就对着荒陨号的图纸研究了不下百遍。
“硬件完好,只是能量核心亏电。”林砚拍了拍布包,声音里难掩疲惫却透着兴奋,“工巧营的能量转换器刚好能适配,不出三天就能激活。但今天有更重要的事——召集所有部落族长和营队统领,开联盟大会。”
半个时辰后,扩建过两次的议事室被挤得满满当当。十二位部落族长、七大营队统领围坐在环形石桌旁,石桌中央赫然摆放着三样关键物件:闪烁蓝光的星际通讯器、刻着“EXPLORER-7”的金属碎片,以及一张标注着传送门位置的兽皮地图。
林砚站在主位前,目光扫过众人:“这次冰原之行,我们不仅取回了星际通讯器,更解读了荒陨号的完整日志。上面记载,传送门连接的‘异域战场’,并非只有危险,更有地球没有的稀有矿脉、可驯化的高产作物,甚至可能存在其他航天器的幸存者。”
他抬手按下星际通讯器的临时启动键,屏幕上投射出荒陨号拍摄的异域影像:参天古木的树干需十余人合抱,地面生长着结满红色果实的植物,远处山谷闪烁着水晶般的矿脉光泽。影像最后定格在一群身着奇特铠甲的人影上,虽模糊不清,却足以证明“万族存在”的传说并非虚言。
议事室里瞬间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沙陶摩挲着手中的陶土,眼神发亮:“那些水晶矿要是能用来制陶,烧出的器物说不定能储存能量!”青芷部落的芷兰则盯着红色果实,轻声自语:“要是能入药,说不定能解荒原的疑难杂症。”
但兴奋中也夹杂着担忧。石松皱着眉开口:“族长,异域的魔兽会不会比冰原的裂空翼龙还强?我们的星陨步枪能顶住吗?”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事,上次水纹蛟的强悍还历历在目,没人想拿族人的性命去冒险。
“这正是我要和大家商议的。”林砚将一张清单推到石桌中央,上面用炭笔写着详细的准备情况,“工巧营已造出两百把星陨步枪、十门简易能量炮,还有五十套合金铠甲;狩猎营探明了传送门周边的魔兽分布,水纹蛟的巢穴已空,推测迁徙到了峡谷深处;医安营备足了三个月的药品和急救设备;农耕队储存了足够半年食用的干粮和各类作物种子。”
他顿了顿,看向风离:“风离的能量探测器能实时监测异域的能量波动,一旦发现高阶魔兽,我们可以立刻撤回,传送门的关闭机制我们已经掌握。”
阿羽立刻站起身,拍着胸脯:“狩猎营愿当先锋!我带五十名精锐先踏入传送门,探查清楚地形再让大部队进入!”冰风也跟着表态:“冰原部落的卫士擅长耐寒格斗,异域若有恶劣环境,我们能打头阵!”
青叶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族长,岩谷的根基刚稳,启蒙队的孩子还在学习,能量矿脉的开采也不能中断。不如分两批进入,第一批以探索为主,留下足够的人手守护领地。”
这个提议得到了拓的支持:“我同意。卫戍队留下一百人,配合后勤队守住隘口和工坊,万一有兽潮或其他部落挑衅,也能应对。”
议事室里的讨论渐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全力探索,抢占先机”,以阿瘸子、阿羽为代表,认为异域资源事关联盟未来,不应犹豫;另一派坚持“稳扎稳打,分批进入”,以青叶、拓为首,担心过度投入会让岩谷陷入风险。
林砚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每个人都发了言。直到最后一位族长说完,他才拿起星际通讯器,屏幕上切换到黑匣子记录的荒原能量场数据:“大家看,荒原的能量场每半年就会出现一次剧烈波动,上次波动引发了暗影狼兽潮,下次可能更危险。而异域的能量场稳定,是长久发展的关键。但青叶说得对,岩谷不能没人守护。”
他抬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将队伍分成“探索队”和“留守队”:“探索队由我带队,共两百人,包括工巧营的三十名工匠、狩猎营的五十名精锐、卫戍队的八十名卫士、医安营的二十名医者,还有风离负责技术支持,携带一半武器和三个月的补给,主要任务是探查资源、标记危险,三个月后必须返回。”
“留守队由拓统领,负责领地防御、资源开采和日常运转。阿瘸子留下十名工匠维护设备,青叶留下一半医者保障族人健康,农耕队继续推进新农田开垦。若探索队逾期未归,或遭遇紧急情况发出信号,留守队再考虑是否增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