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把“磐石”步枪在广场上排列成整齐的队列,银灰色的枪管在晨光中泛着凛冽的光泽,六百发定装子弹分装在兽皮弹袋里,堆放在步枪旁。林砚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眼前二十名精选出的猎手——他们是岩谷联盟最精锐的战力,熟悉山林作战,却对步枪这种“划时代武器”一无所知。
“有了枪,不等于会用枪。”林砚的声音沉稳有力,打破了广场的寂静,“弓箭要练准头,步枪更要练章法。从今天起,进行标准化训练,只有通过考核的人,才能真正握着‘磐石’上战场!”
猎手们立刻挺直了腰板,眼神里满是肃穆。赤箭族的阿羽曾是部落最顶尖的弓箭手,三百步外能射中飞鸟,此刻却微微攥紧了拳头——他试射过一次步枪,明明瞄准了靶心,子弹却偏出了三尺,这让他明白,步枪的“准头”和弓箭完全是两回事。
林砚早已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他举起一块画着训练流程的兽皮卷,高声宣读:“训练分三阶段,为期十天。第一阶段:武器认知与安全规范,为期两天;第二阶段:基础操作与装弹训练,为期三天;第三阶段:精准射击与战术配合,为期五天。每天训练六个时辰,早晚各一次考核!”
训练从武器认知开始。林砚将一把“磐石”步枪拆解成枪管、枪机、击锤、扳机、枪托五大部件,逐一放在石桌上:“这是枪管,火药燃烧产生的燃气推动弹丸从这里射出,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枪管前端,射击后枪管温度能烫伤皮肉;这是枪机,负责闭锁和退壳,拉动时要稳,不能用力过猛;这是击锤,撞击火帽引燃火药,没装弹时绝对不能扣动扳机,防止走火!”
他特意强调了“安全三原则”,让每个猎手都跟着复述:“一、非射击状态下,枪口始终指向地面;二、未瞄准目标时,手指绝不放在扳机上;三、任何时候,都不能将枪口对准自己人!”
为了让猎手们牢记安全规范,林砚还设计了“模拟走火”演练:让一名工匠假装不慎扣动扳机,枪口指向天空,“砰”的一声空响,吓得不少猎手瞬间绷紧了神经。“走火比敌人的刀更危险。”林砚的语气格外严肃,“战场上一旦走火,不仅会暴露位置,还可能误伤战友,必须刻在骨子里!”
第二天的安全考核中,两名猎手因在模拟装弹时手指误碰扳机,被当场罚去矿石工坊帮忙一天。阿羽看着被罚的同伴,小声对身边的拓说:“这枪比弓箭娇贵多了,一点马虎都不行。”拓点点头,手里紧紧攥着安全原则的兽皮抄本——他昨晚特意让娅帮他把原则缝在了兽皮甲内侧,随时能看。
第二阶段的基础操作训练,核心是“快速装弹”。林砚站在石桌前,演示着标准动作:“第一步,右手握住枪托,左手取出子弹;第二步,子弹尖朝前,对准枪管尾部装弹口,轻轻推入;第三步,右手拉动枪机至后端,再复位闭锁;第四步,左手握住握把,右手手指放在扳机护圈外,准备瞄准。”
他的动作流畅连贯,整套装弹流程仅用两秒。可猎手们上手时,却状况百出:有的子弹推不进枪管,原来是弹头装反了;有的拉动枪机时用力过猛,把枪机拉脱了轨;还有的装弹后忘记闭锁,林砚一检查,枪机轻轻一拉就滑了出来。
“别急,按步骤来,先慢后快。”林砚耐心地纠正着每个猎手的动作,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找准装弹角度,如何控制拉枪机的力度,“装弹不是靠力气,是靠肌肉记忆。每天练一千次,你们闭着眼都能装对!”
接下来的三天里,广场上满是“哗啦”的拉枪机声和“咔嚓”的装弹声。猎手们分成五组,每组四人,相互纠正动作,比谁装弹更快更准。阿羽凭借弓箭手的细腻手感,很快掌握了技巧,装弹速度提升到三秒;拓虽然力气大,但动作粗糙,总把枪机拉脱轨,阿瘸子特意给他打磨了一个备用枪机,让他反复练习,直到动作标准为止。
第三天的装弹考核中,所有猎手都达到了“五秒内完成装弹”的标准,阿羽更是创下了两秒三的最快纪录。林砚看着猎手们布满薄茧的手指,满意地点点头:“基础过关了,但装弹快不等于能打准,接下来的精准射击,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三阶段的精准射击训练,林砚将靶场设在西侧山谷,从五十步到三百步,每隔五十步插一块石靶,靶心是直径三寸的红色标记。他先演示了标准射击姿势:“站姿射击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稍下沉;跪姿射击时,右膝跪地,左膝弯曲支撑身体;卧姿射击时,步枪架在左臂上,身体贴紧地面——三种姿势,卧姿最稳,站姿最难,必须全掌握!”
他趴在地上,将步枪架在左臂,枪托抵紧右肩,脸颊贴在贴腮部位,目光透过准星锁定一百五十步外的靶心。“瞄准要‘三点一线’——准星、缺口、靶心,三者对齐,才能保证子弹命中。”话音刚落,“砰”的一声巨响,子弹精准命中靶心,红色标记瞬间碎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