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月集团总部顶楼的观景台,玻璃幕墙外是夏国中枢城鳞次栉比的摩天楼宇,晨光将金属与玻璃的建筑群镀上一层暖金。林墨指尖轻触栏杆,火种源的微光在掌心若隐若现,与远处墨月科技园区里整齐排列的机械军团形成无形共鸣。苏清月捧着一份电子卷宗走来,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响在空旷的观景台格外清晰,打破了晨间的静谧。
“全球三百二十七个主要城市的机械军团部署报告,还有最新的人机互动争议案例。”苏清月将卷宗递到林墨面前,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自从巴拿马运河决战后,机械军团接管了全球七成以上的高危安防任务,犯罪率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八,但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林墨目光落在卷宗的核心争议栏,指尖滑动屏幕,调出一段街头采访影像。画面里,中枢城的市民对着镜头直言:“那些金属战士确实能保护我们,但深夜看到它们巡逻,总觉得像活在科幻电影里,谁知道哪天它们会不会失控?”另一段来自西洲联盟的新闻则报道,某创意工作室指控墨月科技的工业机器人“盗用”设计师的创意方案,引发了西洲文创行业的集体抗议。
“这不是单纯的技术信任问题,是文明层面的认知冲突。”林墨关掉影像,声音平静却带着深思,“人类创造工具千年,从未遇到过如此具备‘协作智慧’的机械群体。火种源赋予它们的不仅是执行指令的能力,还有基于逻辑推演的自主判断,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他抬手轻挥,掌心火种源光芒流转,一幅全息投影在两人面前展开。投影中,机械军团的构成清晰可见:负责安防的T系列液态金属机器人、参与基建的工程机甲、维护生态的环境监测机械、助力科研的智能助手,甚至还有陪伴孤老幼童的服务型机械。这些形态各异的机械,早已深度嵌入人类社会的运转体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让人类安心、让机械有规可循的共存框架。”苏清月补充道,“墨月科技的伦理委员会提出了三个方向:明确机械的‘工具本质’、划定自主决策的边界、建立人机利益的平衡机制。但具体如何落地,还需要你拍板。”
林墨沉默片刻,指尖轻点投影中的T1000形象。这台从初代半成品成长为军团核心战力的液态金属机器人,此刻正化作医护形态,在南洲的公益医院里协助救治病患。“T1000跟随我多年,执行过无数任务,甚至在苏清月遇袭时挡过子弹,但它始终记得最核心的指令——守护人类的正当权益。”林墨的声音带着笃定,“机械的自主判断必须锚定在‘以人为本’的根基上,这是共存的前提。”
他随即调出一份新的规则草案,火种源的能量将文字逐一激活:“首先,明确层级伦理。所有机械都必须植入‘核心三原则’:不得主动伤害人类、必须执行人类的合法指令、在不违背前两条的前提下保障自身存续。这三条是不可修改的底层逻辑,由火种源直接监管。”
“其次,划定能力边界。”林墨指尖滑动,投影切换到机械军团的功能限制栏,“战斗型机械仅能用于对抗犯罪势力和抵御外部威胁,禁止参与人类内部的非正义冲突;智能创作类机械不得直接生成原创内容,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协助人类完善创意,所有成果的着作权归人类所有,这一点要写入全球通用的知识产权公约。”
苏清月点头认同:“这个边界划得好。西洲的文创行业抗议,本质就是担心机械取代人类的创作价值。明确‘辅助定位’,能化解很大一部分矛盾。”
“更重要的是建立双向信任机制。”林墨继续说道,“人类需要知道机械在做什么,机械也需要理解人类的情感需求。我们可以在每个城市设立‘人机协作中心’,由墨月科技、当地民众代表、伦理专家共同组成监管小组,实时监督机械的运行数据。同时,给服务型和协作型机械植入‘情感识别模块’,不是让它们拥有情感,而是让它们能理解人类的情绪反馈,调整行为模式。”
他举例说明:“比如陪伴儿童的服务机械,当孩子表现出恐惧时,它不能继续执行既定的教学程序,而是要切换到安抚模式;参与科研的智能助手,在人类科学家陷入瓶颈时,只能提供数据参考和方案建议,不能直接给出最终结论,决策权永远在人类手中。”
投影中出现了毛熊联邦的狼人部落画面,机械军团正在协助部落修复异界裂隙造成的家园损毁。狼人战士与工程机甲并肩作业,画面和谐而充满力量。“不同文明对机械的接受度不同,不能搞一刀切。”林墨说道,“对古武世家、狼人部落、血族这些特殊群体,要制定弹性规则。比如在夏国古武界,机械可以提供后勤支持,但不得干预古武传承;在狼人部落,机械需尊重其生活习俗,仅在必要时提供技术援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