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城临港新区的墨月科技研发中心顶层会议室,落地窗外是连绵成片的现代化厂房与实验室群落,晨光穿过特制玻璃,在长条会议桌上投下规整的光斑。林墨指尖轻叩桌面,桌面上悬浮的三维全息投影正缓缓旋转,将「夏国科技腾飞计划」的核心蓝图清晰呈现——从微观的芯片电路纹路,到宏观的能源网络架构,每一处细节都闪烁着淡蓝色的科技光芒。
苏清月坐在他身侧,身着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套裙,手中握着平板电脑快速标注着数据,时不时抬头与对面的科研团队交换眼神。会议室里坐着的二十余人皆是各领域的顶尖人才:有白发苍苍、曾主导夏国初代半导体研究的老院士,有从海外顶尖实验室归国的青年科学家,也有墨月科技内部培养的技术骨干,每个人面前的屏幕上都同步显示着计划白皮书,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如MPW流片流程、量子芯片架构、可控聚变反应堆参数等,在旁人眼中或许晦涩难懂,在此刻却成了最激昂的语言。
「诸位,」林墨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寂静,全息投影随他的话语切换到「卡脖子技术攻坚清单」界面,十条红色加粗的条目赫然在列,「过去十年,我们用终结者技术打下了科技地基,靠火种源改造实现了装备迭代,但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这份清单上的领域,就是西方世界套在夏国脖子上的枷锁,今天,该轮到我们亲手打开。」
他抬手虚点,第一条「高端光刻机与芯片制造」便被放大。负责半导体领域的张院士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林先生,墨月提供的极紫外光源技术原型,已经解决了光刻机最核心的光源难题。但高精度导轨和双工件台技术,我们还需要时间突破。」
「时间我们有,资源更不会缺。」林墨指尖划过投影,调出一组生产线数据,「昆山的超精密制造工厂已经投产,T1000的液态金属加工技术可以直接复用,精度能达到纳米级。另外,我已经通过洪门渠道,从欧洲拿到了三台退役的高端机床,改造方案由墨月的机械团队牵头,下周就能启动。」
话音刚落,全息投影突然弹出一条实时数据,苏清月立刻补充:「刚刚收到财务报告,集团已划拨一千亿夏元专项基金,用于芯片领域的基础研究。我们还在松江拿下了两千亩地,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研发基地,配套的人才公寓和实验设施三个月内就能动工。」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惊叹声。在场众人大多经历过经费短缺、设备匮乏的艰难岁月,这般不计成本的投入,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力度。张院士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连声道:「有了这些,我们三年之内必定能造出7纳米光刻机,五年突破3纳米!」
林墨微微颔首,转而指向第二条「量子通信与算力」。负责该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李博士立刻起身:「林先生,基于火种源的能量传导原理,我们已经研发出量子密钥分发的新方案,抗干扰能力是传统技术的十倍。但量子计算机的超导量子比特稳定性还不够,目前最高只能维持120微秒。」
「本源能量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林墨说着,掌心泛起淡淡的银白色光晕,正是从夏国上古遗迹中获得的本源能量。他将一缕能量注入桌面的传导装置,屏幕上的量子比特稳定性曲线瞬间变得平滑,维持时间直接突破到500微秒。
「这……这是神迹!」李博士瞪大了眼睛,快步走到装置前反复检查数据,「有了这种能量加持,我们的量子计算机明年就能实现商用,算力将是现有超级计算机的百万倍!」
会议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从可控聚变能源到人工智能芯片,从航空发动机材料到深海探测装备,每个领域的难题都在林墨的资源倾斜与技术指导下找到突破口。当谈到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材料时,林墨直接调出了终结者T-X型号的合金配方,引得材料学专家当场拍案而起:「这种配方加入了钛基复合材料和火种源能量涂层,完全能承受2000度以上的高温,解决了我们十年的难题!」
临近中午,会议进入尾声,全息投影最终定格在「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上。林墨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郑重:「技术要突破,人才更要跟上。墨月将与夏国十所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星辰奖学金』,每年资助一万名理工科学生。另外,针对老一辈科学家的身体问题,我们的生物科技团队已经研发出基因修复试剂,下周开始免费为两院院士提供。」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彻底沸腾了。老院士们眼眶泛红,青年科学家们摩拳擦掌,连一直沉默记录的秘书都忍不住红了眼眶。苏清月看着身旁从容沉稳的男人,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她还记得当年在香港的茶餐厅,这个男人说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如今他做到的,早已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