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墨月科技」在夏国建厂,助力芯片研发
武当山议事厅的木窗棂外,晨雾还未散尽,林墨指尖夹着的合作协议已泛开淡淡的墨香——与武当派敲定的“古武-科技互助条款”刚落笔,裤袋里的卫星电话便震动起来,是苏清月从香港打来的越洋长途,声音里裹着难掩的雀跃:“阿墨,夏国南方沿海的‘鹏城新区’管委会回话了,那块临江的两百亩工业用地批下来了,手续三天内就能办齐!”
林墨抬头望向厅外盘旋的晨鸟,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此前与古武世家论武时,他便借着闲谈摸清夏国当下的科技短板——1985年的夏国,芯片产业还停留在“作坊式”封装阶段,核心的晶圆制造技术被欧美死死攥在手里,哪怕是最简单的工业控制芯片,都要靠高价从海外进口。而这,正是他带着“墨月科技”落地夏国的核心目的。
“清月,让香港总部把那批从瑞士空运来的精密仪器先运去鹏城,另外通知技术部,把终结者芯片的基础架构图纸精简一下,去掉武器控制模块,保留能源管理和逻辑运算核心——就以‘工业智能控制芯片’的名义申报投产。”林墨对着电话叮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协议上“武当派提供稀有金属矿脉信息”的条款,“还有,跟管委会说,我们要建的不只是工厂,是‘墨月科技夏国研发中心’,研发人员的住房和子女入学问题,让他们提前协调。”
挂了电话,张三丰捧着一壶刚沏好的云雾茶走过来,青瓷茶杯在木桌上轻轻一放:“林先生这是要把‘外邦的巧技’,变成夏国自己的‘看家本领’?”
“前辈说得是。”林墨接过茶杯,茶香袅袅中,他想起穿越前见过的夏国芯片产业困局——后世几十年,夏国为了突破芯片封锁付出了多大代价,他比谁都清楚。如今有火种源的能量加持,有终结者技术的底层架构,他完全有能力让夏国的芯片产业提前二十年起步,“古武讲究‘内外兼修’,国家发展也是如此,光有拳脚硬气不够,得有能撑得起底气的科技家底。”
张三丰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矿石,矿石表面泛着幽蓝的光泽:“这是武当山后山矿脉里采出的‘玄铁精’,经我们古武世家检测,里面含有的稀土元素纯度极高,是制造芯片晶圆的上好材料。林先生若能用得上,武当派可牵头协调夏国其他古武世家,把各地的稀有矿脉信息汇总给你——但有一条,这些矿脉只能用于夏国本土的科技发展,绝不能流入外邦之手。”
林墨接过玄铁精,指尖刚触碰到矿石,体内的火种源便微微发烫,一股细微的能量波动顺着指尖传来——他能清晰感应到矿石内部稀土元素的排列结构,甚至能透过火种源的能量,预判出这些元素提纯后的性能参数。“前辈放心,墨月科技的根在夏国,所有核心技术和资源,只会用来给夏国铺路。”
三日后,鹏城新区临江地块上,十几台由火种源改造过的推土机正轰鸣作业。这些推土机的发动机被林墨注入了微量火种源能量,作业效率比普通机器高出三倍不止,原本需要半个月的场地平整,三天便已完成。苏清月穿着一身干练的白色西装,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看着林墨从香港带来的技术团队正围着一堆精密仪器忙碌,脸上满是惊叹。
“阿墨,你确定这些去掉武器模块的终结者芯片,真的能用到家电和工业设备上?”苏清月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路,有些担心,“昨天管委会的人还来问,说我们这芯片要是真能量产,夏国的电视机厂、机床厂就不用再看外国人的脸色了。”
林墨笑着拿起一块刚打印出的芯片原型,芯片表面刻着“墨月-001”的字样,边缘还残留着火种源能量灼烧的淡金色痕迹:“你看这芯片的核心区,我用火种源的能量优化了电路布局,同等体积下,运算速度是现在欧美主流芯片的五倍,而且能耗更低。等工厂投产,我们先给夏国的机床厂供货——一台机床装上我们的芯片,加工精度能提升三成,生产效率翻一倍,你说他们会不会抢着要?”
正说着,工棚外传来一阵汽车喇叭声。苏清月探头一看,笑着对林墨说:“是夏国电子工业部的李部长来了,他可是特意从京城赶过来的,说是要亲眼看看我们的‘神奇芯片’。”
林墨整理了一下衣领,刚走出工棚,就见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位戴着眼镜的技术人员。李部长一把握住林墨的手,语气急切:“林先生,久仰大名!听说你们能造出自己的芯片,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们电子工业部的工程师们,为了一块进口芯片,都快把眼睛熬瞎了!”
林墨把李部长请进工棚,指着桌上的芯片原型和测试仪器:“李部长,您看,这是我们研发的‘墨月-001’工业控制芯片,现在我们正在做最后的性能测试。”说着,他示意技术人员启动测试设备——屏幕上瞬间跳出行行数据,芯片的运算速度、稳定性、能耗参数一目了然,比旁边放着的进口芯片数据漂亮不止一个档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