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异推开黄林寺的山门时,恰逢晨钟敲响。熟悉的檀香混着松针的气息扑面而来,守山门的武僧见他回来,惊喜地喊道:“林师弟回来了!快去禀报师傅!”
没等他走到禅房,玄阳已经迎了出来。老和尚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模样,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平安回来就好,快随我来,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跟着玄阳走进禅房,林异将紫檀木盒放在桌上,六根镇魂针在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师傅,弟子幸不辱命,寻回了‘镇水’针。”他指着木盒,“黑水河的封印已经稳固,只是河对岸的静心寺阴气很重,恐怕藏着下一根针。”
玄阳点点头,打开木盒仔细端详着银针:“辛苦你了。这六根针各有妙用,你虽能驾驭,却未必知晓其中奥秘。”他取出刻着“镇军”的银针,“你可知这针的真正用处?”
林异摇头:“弟子只知它能镇压军魂,在古墓时曾驱散过冤魂。”
这六颗针你已知前三根针,分别是、“缚魂”和“锁灵”,追影针能感知其他镇魂针的位置,为寻针者指引方向,是探路的关键法器。
锁灵针在注入真气后可化作光链束缚邪祟,限制其行动,与缚魂针配合使用,形成双重禁锢。
缚魂针与锁灵针功能相近但侧重灵魂层面,光链带有净化气息,能削弱邪祟的怨气。对付工匠亡魂等灵体时效果显着,可阻止其附身或攻击。
你寻来的三根针,分别写着“镇军”、“定海”和“镇水”,它们的真正名称分别是破妄、驱秽和化浊。
“‘镇军’这针名为驱秽。”玄阳将银针放在阳光下,针尖的蓝光流转,“针身泛着金光,蕴含纯阳之力,可驱散阴气、瘴气等污秽之物。在阴暗的悬棺石洞、有毒气的沼泽地中,能为林异构建安全屏障。”
他又拿起“定海”针,“这根叫破妄,能刺破幻象与邪阵结界,是破除邪术的利器。在东海时你用它破除了海神幻影,其实它还能刺破幻境,让妖邪无所遁形。”
至于镇水针,名为化浊:长而纤细,刻有波浪纹路,在水中散发蓝光。能操控水流、镇压水患,可抵御黄河大流的水流攻击,稳定水脉,缓解洪水灾害。
林异听得入了迷,这才知道镇魂针竟有这么多门道。
“原来每根针都有名字和专长!”林异恍然大悟,“弟子之前只是凭感觉使用,难怪总觉得力不从心。”
玄阳将六根银针在桌上摆成圆形:“十三镇魂针虽同属一脉,却针针性质不同。单针有单针的妙用,合起来更能产生奇效。”他用手指点向“锁灵”和“缚魂”针,两针立刻发出微光相互吸引,“比如这两根组合,能布下锁魂阵,任你再有能耐的邪祟也插翅难飞。”
林异试着用意念催动两针,果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针尖间流转,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太神奇了!那三根一起用会怎样?”
“你且看好。”玄阳将“破妄”“追影”“驱秽”三针并排放置,指尖掐诀念咒。三针突然腾空而起,蓝光交织成一张光网,禅房角落的阴影竟被光网驱散,露出几粒灰尘在阳光下飞舞。“这叫三清网,能看破幻象、追踪邪踪、净化浊气,探险时最是实用。”
林异跟着念动咒语,学着玄阳的手势操控银针。起初三针在空中摇摇晃晃,几次险些掉落,练了半个时辰后终于能让它们稳定悬浮。当光网再次形成时,他清晰地“看”到禅房梁柱里藏着的几只小精怪,正惊慌地缩在角落。
“很好,进步很快。”玄阳捋着胡须笑道,“镇魂针的精髓在于心意相通,而非蛮力驱使。你有阴眼能识邪祟,又心怀慈悲,这才是练针的最佳心性。”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但你要记住,针是死的,人是活的。十三针练到极致能无往不破,可若心术不正,再厉害的针法也会沦为邪术。”
林异想起了尘,心里一沉:“师傅是说……了尘师兄他……”
玄阳叹了口气:“他偷走的黑符出自幽冥教,那教中也有一种邪针术,用活人怨气修炼,与我寺镇魂针恰是相反,一个镇邪,一个养邪。”他从藏经阁取来一本泛黄的古籍,“这是《十三针谱》的全本,里面记载着每根针的特性和组合之法,你拿去好生研习。”
林异接过古籍,封面上的金字已经褪色,翻开内页,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注解,还画着各种布阵图谱。其中一页画着十三针合璧的图案,针尖朝外形成圆形,中间写着“镇魂破邪阵”五个大字。
“这阵法需要集齐十三根针才能施展。”玄阳指着图谱,“当年初代玄冥祖师就是用这阵法镇压了尸王,才建起黄林寺。如今封印松动,各地邪祟异动,若不能尽快找齐剩下的七根针,恐怕会天下大乱。”
“这些针只能封印邪灵,”玄阳放低了语速,好像在沉吟,又好像在自言自语:“其实锁妖塔里,还有十三根镇邪针,镇压着无数邪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