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月和瑞珠惊讶的目光中,她继续道:“至少现在不选。”
“贵妃那边,明日让瑞珠亲自去翊坤宫谢恩,言辞务必恭敬谦卑,只说娘娘关怀,嫔妾感激涕零,定当谨记教诲,安心养病,不负娘娘期望。但绝口不提‘倚仗’、‘投靠’之词。”
“宜妃这边,”朱婉清目光微冷,“将这支山参原样退回钟粹宫。”
“退回?”秋月惊呼,“这岂不是明着得罪宜妃?”
“不是明着得罪,”朱婉清解释道,“让双全去,就说‘嫔妾病体沉疴,虚不受补,如此贵重之物,实在不敢承受,恐辜负娘娘美意,特此奉还,望娘娘恕罪’。态度要极其恭顺,理由要看似充分。”
她不能接受宜妃的“好意”,否则便是默认了对方的“庇护”,日后必将受其钳制。
退回礼物,虽会惹宜妃不悦,但至少表明了她不愿依附的态度,避免了立刻被绑上战车。
相比于接受后再阳奉阴违,直接退回反而更显“耿直”或者说“不识抬举”,虽会招致不满,但未必会立刻引来致命的报复,毕竟她目前“病着”,又有太后之前的赏识,宜妃也不敢做得太过明目张胆。
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平衡术,是在两大势力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之举。
但她必须这么做。
次日,瑞珠和双全分别依计行事。
翊坤宫那边,瑞珠的回话得体,并未引起太大波澜,贵妃似乎也只是随手一试,成固可喜,不成也无关紧要。
而钟粹宫那边,果然如朱婉清所料,宜妃听闻山参被退回,当场便摔碎了一个茶杯,怒斥朱婉清“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
但也正如朱婉清预判的那样,宜妃虽然恼怒,却并没有立刻采取更激烈的行动,只是将这笔账记下了,宫中关于朱才人“恃宠而骄”、“连宜妃娘娘的面子都敢驳”的流言悄然多了起来。
朱婉清听着瑞珠和双全带回的消息,面色平静。
她清楚,自己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保持中立的路,独立发展。
这意味着她将同时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孤立无援。
但她也因此赢得了最宝贵的自主权。
她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可以冷静地观察局势,可以在关键时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不是被迫成为任何人的马前卒。
喜欢重生之婉清传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重生之婉清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