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素秋回来后,果然给她下了拜帖。
邀请她到自家茶楼品茶,据说是钟素秋从蜀地特意带回来的蒙顶茶。
钟素秋与水三娘算不上深交,可念及当初水三娘亲手擒住了冒充她的纸妖,加之如今又要开办慈孤院,她对水三娘的印象一直很好。
而水三娘本就很喜欢钟素秋,心里还有点愧疚,在她有意为之之下,气氛越发融洽热络。
一顿饭倒是吃得宾主尽欢,钟素秋甚至产生了点相逢恨晚的念头。
谈起如今自己的变化,钟素秋感慨万千。
只是生意场上的刁难还好,那些当面嘲讽她身为女子却抛头露面做生意的、故意调笑她让她找个好丈夫,将生意交给丈夫,自己在家相夫教子的……
这样的话不胜枚举,她一开始只会和人讲道理,却被对方的油盐不进气得面红耳赤。
她都不知道自己私底下哭过多少次,才换来如今的云淡风轻。
水三娘静静地听着,原本想要的安慰的话却没有说出口。
因为她看到钟素秋在说完这些不愉快之后,眼睛里又泛起了光。
她说:“你知道吗?三娘,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一点也怕。从前的我最大的选择权就是在父亲看好的男人中选择其中一个做我的丈夫。
甚至很多女子还没有这样的选择,可现在的我,有权选择嫁人还是不嫁人。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离经叛道,甚至很多女子也不理解我,但我并不觉得她们有什么错,她们只是因为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
只是遵循着自古以来的规矩,而这样的规矩是不允许打破的,就像从前的我一样。”
她说起自己的经历,水三娘只从寥寥数语中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压力。
但她脸上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光彩和坚韧,像是初春的大雪地里冒出的新芽,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她们谈论了很多,但并不是从前钟素秋最喜欢的诗词书画,人生感悟倒是说了一箩筐。
水三娘看着侃侃而谈的钟素秋,还能一心二用地想着自己现在难道看起来有这么可靠吗?
先是陶醉莫名其妙一股脑将他的身世告诉了自己,现在钟素秋又一副对她敞开心扉,引为知己的模样。
水三虽不是人族,但也对凡人女子一直有份怜惜之情。
见钟素秋烦闷,便提议要不然她们合伙做生意,虽然改变不了天下大势,但至少能以自身优势为其他女子提供一条生计。
钟素秋闻言眼神更亮了,连忙追问她该怎么做。
水三娘提出她们可以开设一间工坊,专门招收女子做绣品和手工制品。
而且,那些慈孤院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到工坊做工,给自己攒下银钱。
只是可能一开始不太好招工,前期准备要做的也很多。
“我觉得可行,之前那么艰难我都走过来了,累点怕什么。”
钟素秋觉得这个计划很好,她们没有通天伟力,但能做一点是一点,不做就什么也不会改变。
她这个反应也在水三娘的意料之中,更何况,哪怕钟素秋不参与,她自己也能将这件事办妥。
水三娘点头,“好,那就合作愉快,钟老板。”
在茶盏清脆的碰撞声中,两人相视一笑。
水三娘来搞定选址和官府那边,新来的方大人不是平庸之辈,她们建立工坊,如果顺利,也算是他的一笔政绩,想来他会很支持。
而具体的经营则由钟素秋来考虑。
因为是兴之所至,也只商量出了个大概,两人约定回去之后做好大致的规划,再一起讨论。
等出了茶楼,天色已晚,婉拒了钟素秋安排护送的下人,自己一个人慢慢往回走。
钟素秋想到她以前还抓过妖精,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也就没有坚持。
见她走远,钟素秋身旁的丫鬟巧燕扶着她,好奇地问道:“小姐,您很喜欢这位水姑娘吗?”
两人谈话时,巧燕并没有在场,也就不知道她们聊了什么。
只知道自家小姐出来后,她一眼便能看出她家小姐和那位水姑娘关系突飞猛进。
“对。”钟素秋笑着点头,“三娘是个很好的人,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而被大力称赞的水三娘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星星,给自己倒了杯酒。
想到当初润玉问她崂山县有多少女子习武时,自己哑口无言的模样,要是润玉在就好了,她想告诉他,从前这般的女子寥寥无几,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
她已经决定,要为慈孤院的孩子请夫子授文,也要给请武师傅传艺。
待工坊建成,女红技艺也能教给她们。
她们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她还可以开办学堂,即使女子不能参加科举,她也可以为她们出书立着,让世人见识她们的才华。
不行了,想要做的事越来越多,她得一件一件来。
正在她沉浸在自己思绪当中时,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小姑娘从外面走了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