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滞库-核心-07。
这个名字本身就像一则墓志铭,镌刻在第七区最深的冷漠之中。
这里,连时间都仿佛被抽干了活性,只剩下绝对零度统治下的永恒死寂。
尚云起——或者说,曾经是尚云起的那个存在——悬浮在透明的静滞舱内,每一寸机械,每一丝血肉,每一段思维代码,都被一种超越物理法则的力量彻底凝固。
他是一具被封存在时光琥珀里的标本,一个被“守夜人”系统标记为“欧米伽风险”、无限期推迟处理的特殊藏品。
数月,或许更久的光阴,对外界而言可能意味着风云变幻,
但在这里,只是监控屏幕上平稳划过的一串串绿色数据流,证明着静滞场的绝对稳定。
巡逻的机械单元遵循着精确到纳秒的路线,光学传感器扫过毫无变化的场景,将“一切正常”的信号反馈至中枢。
然而,在连“守夜人”自身都未能完全解析的存在层面,细微的变化正在滋生。
那源自林珂意识深处的量子波动,并未因静滞场的强大而彻底湮灭。
它更像是一种…共鸣。
一种源于相同本源(那枚“铆钉”原型技术)的、超越了常规能量传递的奇特现象。
这波动太微弱,太奇异,以至于它绕过了“守夜人”设下的所有常规监测阈值,如同一种不存在于字典中的密码,悄然渗入冰墓。
在尚云起那被多重力量改造过的意识之海最深处——那片本应绝对冻结的领域——一点微光,因此而被点亮。
它不是视觉信号,不是声音,更不是数据流。它是一种纯粹的“感知”,一种关于“连接仍然存在”的原始确认。
这感知化作一颗极微小的、淡蓝色的光点,悬浮于他无尽的意识黑暗之中。
起初,它只是存在着,证明着外部并非完全的虚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光点开始闪烁。
咚…
…咚……
……咚………
节奏缓慢得令人发指,每一次闪烁的间隔,都足以让外界完成数次日夜轮回。
但这节奏却异常稳定,并且,它开始与远在“意识花园”中的林珂,那逐渐增强的、求生的意识节律,产生微妙的和弦。
林珂的处境同样艰难。
“意识花园”并非酷刑室,它的危险在于其温柔的吞噬。
无孔不入的温暖能量试图软化她的个体边界,将她的记忆、情感、自我,融入一片无思无想的极乐之海。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安乐死。
但她挺住了。
或许是她与尚云起共同经历那些生死时刻所锻造的韧性,
或许是她在最后关头被尚云起灌输的“观察、记忆、寻找漏洞”的指令已深入潜意识,
又或许…那照片暗示的血脉关联,真的赋予了她某种独特的抵抗力。
她在温暖的洋流中死死守护着一点核心的自我,如同暴风中不灭的烛火。
这挣扎的过程,无意中强化了她作为“锚点”的特性,也使得那指向尚云起的量子纠缠变得更加…“坚固”。
她无意识散发出的求生意志,如同持续不断的心跳,通过这条不可见的丝线,跨越虚空,持续叩击着静滞的壁垒。
这持续的、同步的叩击,开始产生极其细微的影响。
尚云起的静滞场依旧完美,他的身体和绝大部分意识依旧封冻。
但在那绝对静止的宏观之下,在量子层面,一些未被“守夜人”模型完全涵盖的效应正在发生。
那同步的节律光点,像一枚奇异的“时钟”,它的“滴答”声(一种比喻意义上的),正极其缓慢地、一点点地“校对”着尚云起意识核心最深处的某些基本频率,使其与外部(林珂)保持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动态的关联,而非完全的静态隔离。
这种关联,未能带来力量,未能瓦解静滞,却像是一根无比纤细的蛛丝,将冰墓中的意识与外部活生生的世界连接起来,防止它彻底滑向永恒的虚无。
它开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抗着静滞场带来的“存在性消解”。
与此同时,在第七区庞大的实体架构中,另一颗被忽视的棋子,正沿着自己的轨迹移动。
阿里斯博士的那个黑色金属手提箱,正随着低级废弃物的运输管道,缓慢流向第七区边缘的巨型物质回收熔炉。
管道内黑暗、冰冷,只有箱体偶尔与其他金属废料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它看起来注定要被分解成原始的原子,将其承载的秘密彻底埋葬。
然而,就在它即将进入熔炉预处理区域时,运输管道的一个古老分流阀,因为一段早已过时、却未被彻底清除的物流代码(源自“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时期遗留的废弃协议)的一次随机错误触发,发生了极其短暂的切换。
哐当一声。
箱子的路径被改变了。
它滑入了一条几乎废弃的、通往一个低优先级临时堆放区的支线管道。
几个小时后,一个负责例行巡检的低阶自动化机器人(型号老旧,传感器精度有限)路过这个堆放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