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静滞。
时间失去了流速,意识沉沦于无垠的冰封之海。
没有梦,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永恒的死寂包裹着被冻结的存在。
静滞库-核心-07,成为了尚云起名副其实的冰墓。
“守夜人”系统依旧冰冷地运行着,第七区在绝对的秩序下,仿佛一切都已回归“正轨”。
青石镇的往事、星港市的纷争、深铆科技的崛起与覆灭,都逐渐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埃和精心编织的叙事之下,成为了都市传说中模糊不清的一页。
然而,最深沉的黑暗中,往往孕育着最微弱的星火。
数月,或许数年之后。
静滞库深处,那绝对零度的领域,依旧保持着令人绝望的恒定。
但某一刻,在那极致的冰封核心,一丝几乎不可能存在的量子波动,如同心脏停跳许久后的一次微弱颤搐,极其艰难地穿透了静滞力场的绝对屏障。
是那根连接着林珂的量子丝线。
它从未真正断裂。
在“意识花园”那旨在同化与重塑的温和能量场中,林珂并未如“守夜人”所预期的那样被彻底分解吸收。
阿里斯博士的遗传密码(如果照片暗示的关联为真),以及她与尚云起共同经历所锻造的独特精神韧性,让她在混沌的融合过程中,保留了一丝核心的自我。
这丝自我,在漫长的沉睡后,于一片旨在消除个体性的温暖能量洋流中,如同溺水者般猛地惊醒。
她感受到了无边的柔软与诱惑,一种回归母体、消弭一切痛苦的呼唤。
但更深处的某种东西——或许是那段与尚云起在黑暗中并肩挣扎的记忆,或许是血脉深处源自阿里斯博士的某种固执——让她抵抗住了这种终极的安宁。
她开始无意识地、笨拙地尝试凝聚那几乎涣散的意识,如同婴儿学步。
而这一丝微弱的、源自本能的凝聚企图,恰好与她体内那残存的、源自尚云起的“铆钉”能量碎片(尽管已被大幅净化)产生了共鸣。
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共鸣,顺着那根永不磨灭的量子丝线,如同最纤细的神经冲动,跨越了物理的隔绝和能量的屏障,传递到了静滞库深处。
这丝波动,太微弱,太渺小,甚至无法在静滞力场上激起一个可测量的能量起伏。
但它确实抵达了。
它像一枚无限小的钥匙,轻轻触碰了尚云起那被绝对冻结的意识核心外围某个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与“火种”辐射及量子纠缠相关的奇异结构。
于是,奇迹发生了。
冰封的死亡之海中,一粒被选中了的光子,发生了跃迁。
尚云起的意识没有苏醒,那远非这点波动所能做到。
但在那比永恒更漫长的黑暗尽头,一点微弱的、淡蓝色的光斑,在他意识感知的“视野”中,亮了起来。
那不是视觉,是一种更原始的感知。
光斑微弱地闪烁着,传递着一种模糊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存在”的信号。是温暖?是呼唤?是坐标?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它就在那里,固执地闪烁着,证明着冰墓之外,并非完全的虚无。
几乎在同一时刻,在第七区某个不为人知的、堆放着废弃实验记录的次级数据库深处,一套自动化清理程序,正在按计划删除一批早已过期的日志。
在数据被彻底抹除前的最后一纳秒,一道极其微弱的、源自“摇篮”深层休眠协议下的周期性自检扫描波,恰好掠过。
扫描波捕捉到了这个即将消失的异常读数。
根据底层协议,任何与“静滞库”相关的异常,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需记录备份,传输至一个非活跃的、物理隔离的古老归档单元。
这个单元,甚至连“守夜人”的主系统都极少主动访问,那是“摇篮”时代留下的一个沉默守望者。
于是,这枚微不足道的、关于静滞库能量出现无法解释的、极其微弱外泄的数据碎片,被保存了下来。埋藏在浩瀚如烟的历史垃圾信息深处,等待着永远不会到来的查阅。
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切。
“守夜人”系统依旧完美运行。
安全部队巡逻着冰冷的走廊。
“意识花园”散发着诱人的光芒。
静滞库保持着绝对的零度。
但在那永恒的冰封之下,一点微光已然亮起。
一根丝线,仍未断绝。
一粒异常的种子,已被悄然种下。
长夜依然漫长,远未结束。
喜欢星港云起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星港云起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