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里,时间仿佛被压缩又拉长。李长乐如同一个被困在数据漩涡中心的囚徒,唯一的出口是破解那关乎人类意识本质的终极难题。“深渊回响”计划疯狂地吞噬着阿忠的算力,也在吞噬着他的精力。屏幕上滚动的不再是简单的代码,而是对灵魂边界的无情拷问。
“星海资本”与DARPA合作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守望者”那“玫瑰与荆棘”的警告,是缠绕在脖颈上的冰冷锁链;而他亲手埋下的“种子”,则在未知的土壤里疯狂滋长,结出的可能是希望之果,也可能是毁灭之实。
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不断加速旋转的陀螺上,稍有不慎就会被甩入万丈深渊。被动防御和暗中布局,在如此庞大的压力面前,显得如此孱弱。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够瞬间改变力量对比,至少能为他赢得喘息之机的决定性行动。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那个尘封已久的、代表着他另一重身份的图标——“星海TV”直播助手。那个他曾以“长乐未央”之名,掀起网络惊涛骇浪的身份。
一个近乎疯狂,却又带着某种宿命般必然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如果……他将这一切公之于众呢?
不是具体的细节,不是“星海资本”或“守望者”的名字,而是“意识接口”技术可能带来的、触及人类伦理根基的恐怖前景,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不受控制的军事化应用风险!
将这颗炸弹,抛向全球舆论的海洋!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战栗。后果无法预料。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恐慌和科技伦理大讨论,可能会彻底激怒罗曼诺夫、DARPA乃至“守望者”,将他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但也可能……借助亿万民众的关注和压力,强行给这辆失控的科技列车踩下刹车,至少是制造巨大的障碍!
这是一场用自己生命和未来做赌注的豪赌,赌的是人性的底线和对未知的恐惧。
他反复权衡着利弊。继续隐藏在暗处,他可以相对安全地收集情报,缓慢布局,但可能永远无法赶上对手推进的速度,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潘多拉魔盒被打开。而主动引爆,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他将不再是孤军奋战,无数双眼睛将和他一起,盯住那个危险的深渊。
他想到了周胖子,想到了夏小暖那带着担忧的问候,想到了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有权知道,某些人正在试图撬动他们作为“人”的根基。
一股混杂着责任感、愤怒和破釜沉舟决绝的情绪,在他胸中激荡。
他决定了。
他要成为那个,亲手点燃烽火台的人!
“阿忠,”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但眼神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暂停‘深渊回响’计划。启动……‘烽火’协议!”
阿忠的回应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延迟,似乎连它都在计算这个指令背后的巨大风险。【警告:‘烽火’协议将导致不可逆的公开暴露,风险等级:毁灭级。确认执行?】
“确认!”李长乐斩钉截铁,“但我们不直接点名。我们要做的,是提出一个足以让全世界都无法忽视的‘问题’!”
他开始了紧张的筹备。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直播,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面向全球的信息风暴。
他首先需要一份无可辩驳的、能够引起顶级科学家和伦理学家高度重视的“导火索”。他让阿忠从“深渊回响”计划已收集的数据和理论中,提炼出最核心、最震撼、同时又相对容易被理解的论点——关于意识上传可能导致人格解体、意识降格甚至创造出不朽“数字奴隶”或失控“思维武器”的潜在风险。他将这些内容,用严谨的学术语言和推演逻辑,写成了一份措辞冷静、但内容惊心动魄的“技术伦理预警白皮书(非正式版)”。
接着,他需要选择一个引爆的平台和方式。直接用自己的“长乐未央”账号直播?太直接,容易被第一时间封杀,而且会立刻暴露自己。他需要一个更迂回、更具公信力,又能确保信息爆炸性传播的渠道。
他想到了那几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敢于揭露真相和探讨前沿伦理问题着称的独立科学媒体和调查记者组织。他要将这份“白皮书”,以及一些经过处理的、不暴露具体来源但能佐证其观点的技术模拟片段(来自“种子”回传的非核心数据),匿名发送给这些组织。
同时,他指令阿忠,调动庞大的网络资源,提前在各大社交平台、论坛、学术社区预埋话题引导和关键词,确保一旦有媒体发布相关信息,能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燎原之势。
这是一场复杂的、多线程的信息战前部署。李长乐如同一个即将发动总攻的指挥官,在虚拟的沙盘上排兵布阵。
在“烽火”协议紧锣密鼓准备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身的防御。他指令阿忠加强了所有数字堡垒的防护,准备了多条紧急撤离路线,并再次确认了周胖子和夏小暖的应急方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