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那条信息中的“意外”二字,被加上了隐形的引号,像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向李长乐。对方不是傻瓜,他们怀疑这份“礼物”的来历,但“潘多拉之盒”里内容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让他们无法忽视。
李长乐——此刻仍是“Leo”——没有立刻回应。他让那焦灼的沉默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才通过加密信道回复,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与谨慎:
“有趣的信息?我不太明白。我只是在进行常规的数据流监控练习,捕捉到了一些异常的碎片。如果这些碎片与贵司的业务相关,纯属巧合。”
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偶然发现线索、不愿惹麻烦的技术自由职业者。
“普罗米修斯”的回复很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
“巧合与否,已不重要。我们需要那份信息的完整访问权限。开出你的条件,Leo。或者,我该称呼你……别的什么?”
最后那句试探,轻描淡写,却重若千钧。
李长乐知道,再伪装下去已无意义,反而显得可笑。对方已经将“Leo”与之前处理“诺德斯特罗姆”的“李先生”联系了起来。他决定顺势而为,但必须掌握谈判的主导权。
“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互信与合作。” 他回复道,“完整权限可以交给你们,但在此之前,我需要一个保证。”
“什么保证?”
“保证这份信息的‘意外’流通,不会反过来成为指向我的利刃。我需要知道,你们打算如何‘使用’它,以及,这对我意味着什么。”
他将皮球踢了回去,要求对方亮出部分底牌,并寻求明确的安全承诺。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长。显然,“星海资本”内部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那份关于赵家的“罪证”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可以重创对手,攫取利益;用得不好,或者被泄露出去,也可能引火烧身。
约半小时后,回复来了,发信人赫然变成了埃琳娜·罗曼诺夫本人,绕开了“普罗米修斯”。
“Leo(或者你喜欢的任何称呼),” 她的信息直接而有力,“坦诚是合作的基础。你提供的‘碎片’,价值远超预期。它证实了我们的一些猜测,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于使用方式,它将作为我们与赵家进行某些‘对话’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目的是为了确保‘诺德斯特罗姆’事件的余波,能够以更有序、更符合各方长远利益的方式平息。” (翻译:用来威胁赵家,让他们在利益分配上让步,并闭嘴。)
“至于你的安全,” 罗曼诺夫继续写道,“你已经是我们的核心合作伙伴。保护你的利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投资。我可以以个人和‘星海资本’的名义保证,你在苏黎世,以及未来的安全,将由我们最高级别的资源负责。之前关于周先生账户的‘保障金’,只是一个开始,旨在建立更紧密的信任纽带。”
她巧妙地将之前的挟持行为,粉饰成了“建立信任纽带”。同时,她给出了一个看似坚实的安全承诺,并将李长乐的地位拔高到了“核心合作伙伴”。
李长乐心中冷笑。承诺在利益面前往往苍白无力,但他要的就是对方这个姿态,以及这个“核心合作伙伴”的虚名。有了这个名头,他至少暂时不再是随时可以丢弃的“清道夫”,而是拥有了某种程度的“统战价值”。
“我欣赏博士的坦诚。” 他回复道,“完整权限我可以交给你们。但我需要保留一份经过我加密的副本,作为……我们之间‘互信’的见证。我相信博士能够理解这种必要的谨慎。”
他这是在留后手。交出钥匙,但自己握着锁的结构图。
罗曼诺夫那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最终,回复到来:
“可以。这是合理的谨慎。现在,请提供最后的密钥。”
李长乐没有再犹豫,将“潘多拉之盒”最后一部分密钥,以及完整的访问方式,发送了过去。
交易完成。
毒苹果,正式递到了“星海资本”的手中。
接下来的一整天,苏黎世风平浪静,但李长乐知道,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正在以更凶猛的速度奔涌。阿忠的监控显示,赵家在苏黎世的人员活动似乎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制约,不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反而显得有些收缩和观望。
显然,罗曼诺夫已经动用那份“罪证”,开始对赵家施压了。
傍晚时分,李长乐接到了罗曼诺夫的直接视频通讯请求。他调整好变声器和背景,接通了。
屏幕上,罗曼诺夫的神色看起来比之前轻松了一些,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先生,”她用了这个称呼,似乎默认了“Leo”与“李先生”的统一,“感谢你的……宝贵贡献。我们与赵家的初步‘沟通’进行得……相当顺利。”
“希望结果符合博士的预期。”李长乐平静地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