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湖的夜晚并不寂静。远处城市的喧嚣化作低沉的背景音,偶尔有晚归的游艇划过水面,带来短暂的引擎轰鸣和欢笑声,随即又迅速被黑暗与宁静吞噬。李长乐——“Leo”——如同蛰伏的水生生物,隐没在这一切之下,只有面前几块便携显示器发出的幽光,映照着他毫无波澜的脸。
阿忠的监控网络如同延伸出去的神经末梢,将城市各处的“声音”实时传递回来。
中央车站附近的廉价网吧果然成了风暴眼。根据交通摄像头和附近商店模糊的监控画面,可以看到几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在不同时间悄然停靠附近,一些身形矫健、行动警惕的人员在周边反复逡巡,最终进入了那家网吧。可以想象,当他们发现那部被刻意遗弃、干净得像新手机一样的设备时,会是何等的困惑与恼怒。
【赵家人员已撤离网吧区域,但仍在苏黎世市区保持高强度活动。通讯监听显示,他们正在重新评估目标行踪,怀疑存在误导。】阿忠汇报道。
李长乐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第一步烟雾弹生效了。赵家这条毒蛇的注意力被暂时引偏,虽然它依旧在疯狂吐信,但至少失去了明确的目标。
然而,另一块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却让他刚刚松弛些许的神经再次绷紧。
【监测到‘星海资本’关联的数个加密通讯节点活跃度异常提升,信息流指向苏黎世本地,并与……赵家某个未被锁定的次级通讯频道,出现了短暂、试探性的非接触式信号交换。】
李长乐的瞳孔微微收缩。
罗曼诺夫的人,在和赵家的人接触?
虽然只是极其短暂、且经过高度伪装的技术性试探,但这信号本身蕴含的意义却非同小可。这绝不是什么友好的信号交换,更像是两支在黑暗森林中相遇的军队,在用某种方式互相探测对方的方位和实力。
他们想干什么?联手?不可能,双方利益冲突明显。那么,是互相警告?还是……在寻找某种临时性的“共识”?
李长乐的大脑飞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无论哪种,对他都绝非利好。如果这两头巨兽达成哪怕最低限度的默契,比如划清搜索范围,或者交换部分关于“李先生”的情报,都将极大压缩他的生存空间。
他必须打破这种危险的苗头。
他的目光落在了关于赵家活动轨迹的分析图上。赵家的人虽然失去了他的确切位置,但搜索并未停止,反而因为受挫而显得有些焦躁,活动范围在无规律地扩大。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
既然你们都这么想找到“李先生”,那么,就让你们“找到”一点线索好了。
他指令阿忠,执行一个极其精细且高风险的操作:
选择赵家一支正在城西某个商业区进行排查的小队,利用该区域一个公共Wi-Fi网络的微小漏洞(阿忠之前标记的),向这支小队某个成员携带的、处于开放搜索状态的备用通讯设备,发送一个经过多重加密和跳转的、极其微小的数据包。数据包本身不包含任何有效信息,但其携带的、经过伪装的源头标记(Metadata),会隐约指向……埃琳娜·罗曼诺夫下榻的贝勒里夫酒店所在的区域网络!
这个操作如同在两头即将擦肩而过的猛兽之间,扔下了一颗带着对方气味的小石子。
做完这一切,李长乐屏息凝神,密切关注着两边的反应。
几分钟后,效果开始显现。
赵家那支小队的行动模式出现了明显变化,他们停止了在商业区的无意义排查,开始有意识地向贝勒里夫酒店方向移动,虽然依旧保持着距离,但那种试探和警惕的意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而“星海资本”那边,几乎在同一时间,监控到贝勒里夫酒店外围的电子防护强度悄然提升了半个等级,一些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被动传感器被激活。“鹰眼”和他手下活动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双方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指向性模糊的“线索”所扰动,原本可能出现的、危险的试探性接触,瞬间被更深的猜忌和防备所取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长乐这只“黄雀”,成功地在两只“螳螂”之间,制造了一道无形的隔阂。
他轻轻吁了口气,但眉头并未舒展。这只是权宜之计,拖延了时间,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他需要更主动的反制手段。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个被他分割存储的、关于“诺德斯特罗姆”非法网络的完整证据包。之前,他只是将其作为最后的护身符和威慑力量。但现在,或许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更具攻击性的“武器”?
他调出证据包,开始进行更深度的挖掘和交叉分析。他不再仅仅关注资金流向和空壳公司,而是试图找出这些非法活动与特定个人、尤其是与“星海资本”内部可能存在争议的人物、或者与赵家核心利益直接挂钩的、更敏感的联系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