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持续了大约三分钟。完成后,卫星接收器冒出一缕青烟,彻底烧毁。芯片也自动格式化,变成了一块废塑料。
李长乐断开隔离系统与外界的所有连接,开始解压和分析接收到的数据。
当他看清里面的内容时,即便以他的冷静,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关于新加坡服务器的,不仅仅是一个零日漏洞的利用代码,而是一整套针对该服务器特定型号和软件版本的、极其精密的渗透工具链,其编写风格老辣,带着某种国家级别攻击团队的痕迹,显然是经过长期潜伏和研究的成果。
而关于瑞士银行的部分,则更加惊人。提供的并非简单的响应时间模型,而是该银行保险箱数字管理系统某个后台维护接口的、未被记录的访问权限和一套伪装成内部审计指令的脚本!这意味着,他几乎可以以“合法”的身份,在系统不触发高级别警报的情况下,远程执行注销操作!
这两样东西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对方竟然真的给了他!这远远超出了“合作”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托付?
难道“诺德斯特罗姆”的危机,对“星海资本”而言,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生死存亡的地步?还是说,这背后有更深的图谋?
李长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仔细检查这些工具和权限。他花了数小时进行逆向分析和沙盒测试,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后门、逻辑炸弹或者追踪代码。
结果让他再次感到意外——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下,他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陷阱。工具是“干净”的,权限是“真实”的。对方似乎真的提供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最顶级的资源。
这种超出预期的“诚意”,反而让李长乐感到一丝不安。事出反常必有妖。对方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所图必然更大。
但无论如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方已经亮出了部分底牌,他也必须展示相应的价值。
他不再犹豫,重新连接网络(通过更加复杂的跳板链),开始执行对新加坡服务器的渗透。
有了“星海资本”提供的专属工具链,过程变得异常顺利。他像一把拥有万能钥匙的窃贼,轻松绕过了层层防御,直接进入了服务器的核心数据库。里面果然存放着大量加密的通讯日志和文件。
他没有浪费时间浏览内容,直接植入了与塞舌尔行动类似的、但更加隐蔽和高效的破坏性程序,设定了24小时后激活。这一次,他额外增加了一个功能:程序在覆盖数据后,会模拟一次该地区常见的、小规模的电网波动,造成服务器“意外”宕机的假象,进一步混淆视听。
退出系统,清除所有访问痕迹。他再次发送了任务状态更新:
“目标一(新加坡)已标记。24小时后清理完成,附带环境伪装。”
很快,回复到来,依旧是那个“普罗米修斯”:
“高效。期待目标三的完成。”
语气平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连续两个高难度目标的“标记”完成,让李长乐暂时获得了对方的认可,也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喘息和思考时间。
但他知道,最艰难的部分——瑞士银行密钥的处理——还未开始。那不仅仅是一场技术挑战,更是一场心理和意志的较量。使用对方提供的权限,如同在敌人的注视下拆除炸弹,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他站在汽车旅馆狭小的窗户前,望着外面苏黎世璀璨的夜景。这座城市依旧美丽而宁静,但他仿佛能看到,在那宁静之下,无数无形的数据洪流正在激烈碰撞,一场关乎巨额财富和隐秘权力的风暴,正以他为中心,悄然汇聚。
信任是奢侈品,在这场博弈中尤为如此。
“星海资本”递出的,究竟是橄榄枝,还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他需要在自己制定的计划中,找到最终的答案。而答案,很可能就在处理那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瑞士银行密钥时,揭晓。
喜欢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前任婚礼当天,我摊牌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