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拥挤喧闹的经济舱踏出,步入苏黎世克洛滕机场明亮而秩序井然的抵达大厅,李长乐感受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氛围。空气清冷干燥,带着一丝消毒水的味道,周遭的行人大多步履匆匆,神色矜持而高效,与国内机场那种充满烟火气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他穿着一身再普通不过的深色夹克和牛仔裤,背着那个黑色背包,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亚洲背包客或短期出差的技术人员。
他的“影子”身份——一位来自新加坡的IT咨询顾问“陈伟伦”——顺利地通过了海关检查。所有文件,包括伪造的酒店预订(一家位于市中心火车站附近的三星级酒店)和邀请函(一份某小型科技论坛的模糊通知),都经受了例行询问,没有引起任何额外的注意。
他没有托运任何行李,所有的“装备”都随身携带,经过了精心的伪装和分散放置,以避免安检设备的重点关照。
按照既定计划,他没有直接前往贝勒里夫酒店,而是先乘坐火车来到了苏黎世中央车站。混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像一滴水汇入大海,瞬间消失了踪迹。他没有去预订的那家酒店办理入住,而是在车站附近的几家电子产品商店和咖啡馆流连,不时更换SIM卡,利用公共网络进行着谨慎的侦察。
阿忠的远程支持至关重要。实时传输的卫星地图、贝勒里夫酒店周边的监控盲点分析、以及可能的反追踪路线,都清晰地显示在他特制的眼镜式微型显示器上。
贝勒里夫酒店坐落在苏黎世湖畔,远离闹市区,环境清幽,隐私性极佳。正如资料显示,它是一家典型的顶级奢华酒店,低调而昂贵。此刻,从远处看,酒店平静如常,但阿忠的扫描显示,其周边的电子信号密度远高于正常水平,尤其是某些特定频段的加密通讯信号,若隐若现,显示出非同寻常的安保级别。
“未央先生,检测到酒店内部有高强度信号屏蔽区域,大概率在高层套房区域,包括701套房。外部常规监控手段效果将大打折扣。”阿忠的信息传来。
李长乐并不意外。对方允许他“安保自便”,显然对自己的主场控制力极有信心。
他在湖畔公园的长椅上坐下,看似在欣赏湖光山色,实则大脑在飞速运转。距离约定的会面时间还有不到六小时。他需要制定进入和撤离的具体方案。
直接从前台进入701套房是不可能的,那会暴露他的“影子”身份。他必须像一个真正的幽灵一样,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潜入那个被严密“保护”起来的房间。
他的目光落在湖面上几艘优雅的天鹅船和更远处的一些私人游艇上。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
---
与此同时,贝勒里夫酒店701套房内。
埃琳娜·罗曼诺夫博士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波光粼粼的苏黎世湖和远处积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套裙,气质冷峻而优雅。房间的装饰极尽奢华,但此刻显得异常空旷和安静。
一个穿着黑色西装、身形矫健、眼神锐利的年轻男子站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他是罗曼诺夫的安全主管,代号“鹰眼”。
“博士,外围监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接近。‘蒲公英节点’之后,目标的所有电子踪迹都消失了。他会不会……不来了?”鹰眼的声音低沉而毫无波澜。
罗曼诺夫轻轻摇晃着手中的水晶杯,里面是纯净的矿泉水。“他会来的。”她的语气十分肯定,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冷静,“他那种人,好奇心和对掌控感的渴望,会压倒对风险的恐惧。尤其是当我们暗示了‘诺德斯特罗姆’之后。”
“但我们对他的了解依然有限。‘长乐未央’这个身份背后的真实能力、他掌握的确切信息,都是未知数。这次会面,风险很高。”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鹰眼。”罗曼诺夫转过身,目光锐利,“‘诺德斯特罗姆’的烂摊子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麻烦,约翰森那个蠢货留下的漏洞,随时可能引爆连锁反应。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能填补漏洞,或者……至少能精准控制爆炸范围的人。这个‘长乐未央’,是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有可能具备这种能力‘野路子’专家。他不像我们体系内的人,受到各种规则和派系的束缚,他的思维更加……不受拘束。”
“而且,”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他对我们同样好奇。他想知道我们是谁,想干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他踏进这个房间,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鹰眼微微点头:“套房内外都已布置完毕,绝对安全。只要他出现,就在我们的完全监控之下。”
“不要掉以轻心。”罗曼诺夫提醒道,“记住,他擅长利用规则漏洞和技术盲区。‘安保自便’是我们展示的诚意,但也可能被他反过来利用。我要的是合作,不是对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