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堆满杂物的办公桌上投下长长的、扭曲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咖啡渍以及某种挥之不去的焦虑味道。这里是本市一家二流都市报社的新闻编辑部,与窗外那座光鲜亮丽的现代化都市格格不入,充斥着一种被时代浪潮隐约抛弃的陈旧感。
夏小暖坐在办公桌的角落里,对着电脑屏幕,纤细的眉头微微蹙起。她面前的word文档打开着,标题是《“神豪”背后的真相:是快意恩仇还是网络暴力?》,光标在开头段落闪烁,却迟迟没有落下第二个字。
她就是下午在超市门口,与李长乐发生那次意外碰撞的女孩。
此刻,她已经换下了那身地推的T恤,穿着一件简单的棉质连衣裙,马尾辫解开,柔软的发丝垂在肩头,更添了几分文静和秀气。但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却闪烁着与这略显沉闷的环境不相符的执着和……一丝困惑。
电脑旁边,放着她的记者证,上面印着她的名字和略显青涩的照片。她是这家报社的实习记者,负责的原本是一些社区新闻、家长里短的板块。但这两天,几乎整个报社,乃至整个城市的话题,都绕不开那个爆炸性的新闻——帝豪酒店婚礼事件,以及那个神秘莫测的“长乐未央”。
同事们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试图从各种角度挖掘更多内幕,撰写能吸引眼球的报道。有的在拼命联系赵家和苏婷那边(当然毫无回音),有的在分析“长乐未央”那笔巨款的来源,有的则在津津乐道地渲染着那场“诸神黄昏”的戏剧性冲突。
但夏小暖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下午回到报社后,就下意识地开始搜集整理所有关于这件事的公开信息。越是深入了解,那种不对劲的感觉就越是强烈。
网络上,尤其是在水军被短暂压制又死灰复燃之后,充斥着对“长乐未央”的各种恶意揣测和人身攻击,许多言论之恶毒,让她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心惊。而另一边,则是将其奉为“爽文男主”、“复仇之神”的狂热崇拜。
这两种极端的情绪剧烈对冲,却唯独缺少了对事件本身更深入、更客观的审视。
那个“长乐未央”,或者说李长乐,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仅仅因为前女友拜金出轨,就用如此极端、如此昂贵的方式当众报复,这真的仅仅是一场“爽文”式的快意恩仇吗? 那笔巨额资金的来源,真的如某些人猜测的那样可疑吗? 这场风波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纠葛?
更重要的是……下午那个短暂的碰撞。
那个帽檐下看不清面容的男人,那只稳定而有力地扶住她的手,那瞬间靠近时感受到的、一种莫名的、冰冷的沉寂气息……以及他迅速抽离、毫不留恋离开的背影。
不知为何,她很难将那个沉默而疏离的身影,与网络上那个被描绘成“睚眦必报的疯子”或“挥金如土的神豪”的形象完全重叠起来。
直觉告诉她,这件事,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她尝试着将自己的困惑和初步的一些思考,融入那篇报道的开头,试图引导一种更冷静、更中立的视角。但刚写了几句,就被负责带她的老记者张哥看到了。
张哥是个四十多岁、头发稀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老油条,他凑过来瞥了一眼夏小暖的屏幕,顿时嗤笑起来:
“哎哟我的小夏同志,你这写的什么玩意儿?‘真相的多面性’?‘理性探讨’?现在谁要看这个啊!”
他敲着桌子,唾沫横飞地“教导”着:“读者要的是爆点!是冲突!是情绪!要么你就狠狠批判那个李长乐为富不仁、心理变态!要么你就把他捧上神坛,写成屌丝逆袭的典范!你在这搞什么客观中立?没人看的!流量才是王道!”
夏小暖抿紧了嘴唇,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可是张哥,我觉得作为媒体,我们应该尽量还原事实,而不是一味地煽动情绪……”
“事实?”张哥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事实就是现在全网都在骂他或者捧他!这就是最大的事实!你一个小实习记者,还想挖掘出什么惊天秘闻不成?别做梦了!老老实实跟着热点走,蹭点流量完成任务就行了!”
说完,张哥摇着头走开了,嘴里还嘟囔着“年轻人就是天真”。
夏小暖看着屏幕上那寥寥几行字,又看了看周围同事们那种狂热又略带麻木的工作状态,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和淡淡的失落。
这就是她向往的新闻行业吗?
追逐流量,迎合情绪,放弃深究?
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无意间扫过桌角那份她下午发放剩下的传单。传单的角落里,印着他们报社的公众号二维码和 slogan——“挖掘真相,传递温度”。
挖掘真相…… 传递温度……
这几个字此刻看起来,竟有些刺眼。
她鬼使神差地拿起手机,点开微信,找到了一个备注为“惠民超市陈姐”的联系人。下午地推的时候,她和超市的收银员陈姐聊了几句,互相加了微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