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堂坐落在青木宗西侧的缓坡上,四周被成片的灵田环绕,晨露未曦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与灵草的清芬。辰时刚至,灵植堂的木门吱呀开启,几位身着灰布道袍的弟子陆续而来,大多是为了学习灵植术积累贡献点,或是单纯对草木培育感兴趣。
余小生牵着余馨儿的手,缓步走进灵植堂。堂内陈设简洁,靠墙摆放着数十排木架,上面陈列着各类灵草标本、竹制农具与灵植典籍,中央是一片开阔的实践区,铺着细腻的灵土,栽种着十余畦低阶灵草,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
“这位便是余馨儿小友吧?魏伯已等候多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位身着青灰色短袍、头戴竹编斗笠的老者从内堂走出。他须发花白,面容黝黑,手指粗糙布满老茧,指缝间还残留着些许灵土的痕迹,正是灵植堂负责基础教学的执事魏伯。他的斗笠边缘挂着几片干枯的灵草叶片,腰间别着一把小巧的竹铲,行走时脚步轻盈,生怕惊扰了堂内的灵草,招牌动作便是不自觉地捻着指尖的草叶,眼神温和却透着对草木的极致专注。
“弟子余小生,携舍妹余馨儿,见过魏执事。”余小生躬身行礼,余馨儿也跟着模仿,小脸上满是认真。
魏伯摆了摆手,目光落在余馨儿身上,眼中带着一丝赞许:“钟长老昨日已书信告知,说你有特殊木系天赋,与草木有缘。灵植之道,不求速成,先学辨识,再学感知,最后方谈培育。今日便从基础的灵草辨识与生机感知学起。”
他转身走向木架,取下几株灵草标本,依次摆放在石桌上:“这是清心草,叶呈青碧,边缘有细齿,性温,可清心火;这是凝露草,叶片肥厚,能凝结晨露,需避强光;这是枯叶草,看似枯萎,实则耐旱,根系藏于土下三尺……”
魏伯讲解得细致入微,每介绍一种灵草,便会捻起叶片让弟子们触摸感知,讲解其生长习性、所需灵气、禁忌环境。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还不时示范如何用指尖感知灵草的生机——将灵力凝于指尖,轻触草茎,便能感受到其内流动的微弱生机,如同脉搏跳动。
“草木有灵,需以心感之,而非强为。”魏伯捻着一株清心草,指尖泛着淡淡的灵力微光,“低阶灵草的生机虽弱,却也纯粹,你们需摒弃杂念,让灵力与草木生机共鸣,方能知晓其需求——是缺水,是缺肥,还是染了病害。”
众弟子纷纷效仿,将灵力凝于指尖,触碰石桌上的灵草。余小生也尝试着感知,融灵期的灵力精纯,很快便感受到清心草内微弱的生机流转,如同涓涓细流,温和而坚韧。他转头看向余馨儿,只见她站在石桌旁,没有急于催动灵力,而是睁着清澈的眼眸,专注地盯着那株枯叶草,小手轻轻搭在叶片上,没有动用灵力,却仿佛在与草木对话。
【旁白:对余馨儿而言,“感知生机”从不需要刻意催动灵力。净灵体本就与天地生机同源,她对草木的感知,是源于本能的共鸣——这种天赋,既是净灵体的另类体现,也恰好契合灵植之道的核心,成为最好的伪装。】
“馨儿,试着用灵力感知一下。”余小生轻声提醒。
余馨儿点了点头,依旧没有刻意催动灵力,只是掌心轻轻贴着枯叶草的叶片,眼神专注而柔和。片刻后,她抬起头,对魏伯说道:“魏伯,它的根还活着,只是叶子渴了,而且……它有点难过。”
此言一出,周围的弟子都笑了起来。“草木哪会难过?小师妹太天真了。”一名年长些的弟子打趣道。
魏伯却摆了摆手,示意弟子们安静。他走到余馨儿身边,指尖凝起灵力,触碰枯叶草的根部,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错,这枯叶草的根系确实尚存生机,只是叶片缺水枯萎,且叶脉中残留着一丝微弱的滞涩之气,影响了水分传导——确是‘不适’之态。小友未动灵力便能感知至此,天赋着实罕见!”
众弟子闻言,纷纷收起笑意,惊讶地看向余馨儿。余小生心中暗叹,馨儿的感知力远比他想象的更强,这或许正是净灵体对生机的天然敏锐。
接下来是实践环节,魏伯带领弟子们前往灵植堂后侧的实践灵田,让大家尝试为几畦长势不佳的翠云草松土、补水,并感知其生机缺口。翠云草是低阶灵草,叶片呈淡绿色,喜湿润,此刻有几株叶片已经发黄枯萎,显然是缺水且根系板结所致。
弟子们各自散开,按照魏伯教的方法,先松土,再以灵水诀凝结少量灵水浇灌。余馨儿走到一畦枯萎最严重的翠云草前,蹲下身,没有急于松土,而是先伸出小手,轻轻抚过那几片发黄枯萎的叶片。她的动作轻柔至极,仿佛怕惊扰了草木,掌心下意识地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清光,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就在她指尖划过枯叶的瞬间,奇迹发生了——那几片已经发黄发脆的翠云草叶片,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枯黄,泛起淡淡的绿意,边缘卷曲的部分也缓缓舒展,原本凝滞的生机仿佛被唤醒,开始缓缓流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