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任营长,驻防青神县,对张阳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他接手的是一个被打残后重新拼凑起来的营,成分复杂:
既有跟随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也有原守备营的残兵败将,还有新补充进来的壮丁。
装备虽然通过缴获有所改善,但士兵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纪律涣散,尤其是原守备营的那些兵油子,痞气很重。
更让他忧心的是青神县的防务。县城城墙低矮破败,多处破损尚未完全修复,城外更是无险可守。
上次能守住,有很大运气成分和敌军轻敌的因素。
“我们要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防御工事体系!”
张阳在营部第一次军官会议上,斩钉截铁地对几个连长说:
“指望这破城墙,下次敌人再来,咱们估计得玩完!”
副营长李猛撇撇嘴,不以为然:
“营座,当兵吃粮,打仗拼命就是了!修工事?那是怕死鬼才干的事!咱们青神守备营,讲究的就是一个猛冲猛打!”
他手下的三连长也跟着附和:
“就是!有那力气,不如让弟兄们多睡会儿觉!”
陈小豆和李拴柱没说话,但他们信任张阳,知道他这么做必有道理。
张阳冷冷地看了李猛一眼:
“李副营长,猛冲猛打?上次要不是原守备营的弟兄们‘猛冲猛打’结果连指挥部都让人端了,也不会轮到我来当这个营长!”
这话戳到了李猛的痛处,他脸一红,梗着脖子想反驳,却被张阳挥手打断。
“我不是说勇敢不好!但勇敢要用对地方!白白送死不是勇敢,是愚蠢!”
张阳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
“从今天起,全营首要任务,就是构筑防御工事!不仅要修,还要修得科学,修得坚固!”
他拿出自己根据记忆和李振武所授,结合青神县地形画的草图:
“城外五百米,挖第一道警戒壕,埋设鹿砦和竹签!三百米,第二道主战壕,要修成之字形走向,深度要超过一人高,每隔一段挖一个防炮洞(猫耳洞)!一百米,第三道辅助壕,用于机动和反击!所有战壕之间用交通壕连接!”
军官们看着那复杂的图纸,都傻眼了。李猛嘟囔道:
“这得挖到猴年马月去……弟兄们不得累死……”
“累死总比被打死强!”
张阳毫不客气。
“不仅如此,还要清扫射界!城墙外二百米内,所有房屋、树木,全部拆除砍伐!不能给敌人任何掩护!”
命令下达,全营怨声载道。
尤其是那些老兵油子,叫苦连天,消极怠工。
挖战壕、砍树、搬石头,这些活计比操练辛苦十倍。
私下里,各种怪话都出来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尽折腾人!”
“就是!修这些玩意有啥用?炮弹下来还不是一样完蛋?”
“我看咱们这营长,是读书读傻了,尽搞些花架子!”
张阳不为所动,亲自带头干活,抡起铁锹跳进战壕里挖土。
陈小豆、李拴柱也带着自己的连队拼命干。
钱禄虽然沉默,但执行命令不打折扣。
看到营长、连长们都亲自上了,士兵们的怨气稍微平息了一些,工程进度逐渐加快。
张阳又特意请来城里的铁匠,打造了300把坚固的工兵铲,优先配发给一线部队,大大提高了挖掘效率。
他还精心设置了各机枪火力点(全营共五挺轻机枪),力求形成交叉火力网,没有一丝死角。
同时,他强行推行新的操典训练,重点是步兵班排战术和工事构筑与利用。
他还建立了严格的哨戒制度:明哨、暗哨、流动哨相结合,口令一日三换,盘查严密。
这一切改革,都伴随着巨大的阻力。李猛和三连的人阳奉阴违,训练敷衍了事。
张阳几次发现哨兵打瞌睡,气得当场鞭笞了哨兵,并罚没了三连全连的晚餐。
“张营长!你未免太过分了!”
李猛找到张阳理论。
“当兵的也是人!哪有不让吃饭的道理?”
张阳冷眼看着他:
“哨位就是性命!他打瞌睡,就可能害死全营的人!饿一顿饭是轻的!李副营长,你推荐的人要是带不好兵,我不介意换个人来带三连!”
李猛气得脸色铁青,但看着张阳冰冷的眼神,知道这个年轻的营长是动真格的,只好忍气吞声地回去了,加强了对三连的管束。
一个多月后,初步的防御体系总算有了个雏形。
虽然士兵们依旧抱怨,但看着城外那纵横交错的壕沟和狰狞的鹿砦,心里似乎也踏实了一些。
就在此时,刘文辉部似乎不甘寂寞,又派了一个营的兵力,趁着夜色,试图偷袭青神县,想一雪前耻。
深夜,尖利的枪声突然划破夜空!
“敌袭!东面发现敌人!”
流动哨发出了警报!
军营立刻沸腾起来!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抓起枪。
“不要慌!按预定方案进入阵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