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上的风波,如同一次突如其来的压力测试。
何尘的临危不乱和果断处置,非但没有吓跑投资商,反而像一块试金石,让鑫果味业的沈琬看到了清江镇新班子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下山后,在青峰村村委会那间简陋的会议室里,气氛与上山前已截然不同。
少了些客套和试探,多了几分历经风波后的信任和务实。
沈琬不再犹豫,开门见山:“何镇长,青峰山的蜂糖李品质基础,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
你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诚意,我也看到了。
我们可以谈谈具体的合作框架。”
何尘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面色平静地点头:“沈总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我们初步计划分两步走,”沈琬条理清晰。
“第一步,签订保底收购协议。
今年李子成熟季,你们组织农户按我们的标准进行采摘和初步分拣,我们以高于市场均价10%的价格全部收购,现金结算,绝不拖欠。
这一步,是建立互信,也让农户立刻见到实惠。”
“第二步,”她继续道。
“如果第一步合作顺利,我们计划明年在清江镇投资建设一个标准化果汁和果脯加工厂。
初步投资规模在一千五百万左右。
土地由镇里协调流转,我们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和销售。
工厂用工优先本地村民。”
这个方案,既考虑了企业的风险控制,又切实给农户带来了眼前和长远的利益,非常扎实。
何尘几乎没有讨价还价,当即表态:
“沈总的方案非常务实,我们完全同意!
清江镇党委政府将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由我亲自牵头,全力保障协议的履行和后续项目的落地。
土地、政策、劳动力组织,所有问题,我们负责解决!”
合作的大框架,就在这简朴的村委会议室里,迅速敲定。
双方当场安排了专人,立刻着手起草详细的合作协议。
送走沈琬一行,何尘站在村口,望着远去的车影,久久没有动弹。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杨丽兴奋地走过来:“何镇长,太好了!一千五百万的投资!这下青峰村有希望了!”
何尘转过身,脸上却不见太多喜色,反而带着一丝深沉的疲惫和警惕:“是啊,有希望了。但也意味着,真正的硬仗,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这笔投资就像投入池塘的一条大鱼,必然会搅动水底更多的淤泥和暗流。
唐定忠的余孽绝不会甘心失败,而县长方川江的态度,更是至关重要又难以预测的一环。
果然,消息就像长了翅膀,飞快传回了清江镇政府,也传到了县城。
第二天上午,何尘正准备向宋静宜详细汇报与鑫果味业的合作进展,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是县政府办的通知,语气刻板:“方县长请你现在立刻来他办公室一趟。”
该来的,终于来了。
何尘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对杨丽交代了几句,便独自驾车前往县政府。
县长办公室的气派远非镇里能比。
方川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色阴沉,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并没有让何尘坐下的意思。
“何尘同志,”方川江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不满,“听说你最近很忙啊?不声不响,就给我们清江镇拉来了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动作很快嘛。”
这话听着像是表扬,实则充满了敲打的意味。
何尘不卑不亢地站着回答:
“方县长,鑫果味业确实有初步投资意向,这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我们正在按程序完善合作协议,正准备向您和县委详细汇报。”
“汇报?”方川江冷笑一声,将手里的报告往桌上一扔。
“等我从别人嘴里听说,这还叫汇报?
何尘,你眼里还有没有组织纪律?
还有没有上级领导?!”
他猛地提高音量:
“一千五百万的项目!
土地、政策、配套资金,哪一样不要县里支持?
你一个副镇长,就敢私下跟人家拍板?
谁给你的这个权力?!”
典型的官僚式发难,先扣上一顶“无组织无纪律”的大帽子。
何尘早有心理准备,冷静回应:
“方县长批评的是,在程序上,我确实应该第一时间向县里汇报。
当时情况特殊,投资商考察时遇到突发状况,为了稳住投资商的信心,我才当场表态镇党委政府会全力支持。
具体协议条款和后续落地,当然必须严格遵循程序,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
他巧妙地将“私下拍板”解释为“应对突发情况的必要表态”,同时把党委和政府都拉进来,强调了程序的重要性。
方川江被噎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转而从另一个角度施压:
“就算程序问题暂且不说。
这个项目本身,我看就有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