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灵那场咖啡馆会面后的一周,杜仲基几乎没有合眼。他将自己锁在新的杜氏传媒办公室里,伴随着堆积如山的空咖啡罐和外卖盒子,将脑海中酝酿已久、却因资源和平台限制而始终无法落地的那个庞然大物,一点点勾勒成型。
当何灵再次接到杜仲基的电话,应邀来到他的办公室时,她看到的不是一个疲惫不堪的创作者,而是一个眼中燃烧着灼热火焰的开拓者。杜仲基的办公桌上,没有寒暄的茶水,只有一本厚达近百页、装订整齐的企划书,封面上是几个充满力量感的艺术字体——《狂奔吧,兄弟!》。
“何老师,请坐。”杜仲基的声音因兴奋和缺眠而略带沙哑,但异常清晰。他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将那本沉甸甸的企划书推到了何灵面前。
何灵带着专业审视的目光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句简洁有力的Slogan:“奔跑吧,兄弟!唤醒你的热血与快乐!” 紧接着,是长达五页的核心概念阐述。杜仲基摒弃了传统综艺提案花哨的包装,用最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蓝图:
“这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杜仲基站在白板前,开始他的讲解,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锤子敲在何灵的心上,“这是一个持续性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世界’。我们要打破棚内综艺和简单户外任务的局限,将其提升到电影化叙事、规模化制作、主题化运营的高度。”
他翻到第二部分——模式创新:
“核心模式:固定成员+每期特邀嘉宾,组成团队,在不同城市、不同主题下,完成一系列高强度的竞技游戏和终极任务。”杜仲基用马克笔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主题化、连续剧式剧情、大型道具与实景结合、RPG角色扮演元素融入。”
“比如,”他举例道,眼神发光,“我们可以做一期‘穿越时空的守护者’主题,将整个杭州西湖景区变成游戏场。成员们需要寻找散落的‘历史碎片’,破解古代谜题,与扮演历史人物的NPC互动,最终完成一个守护国宝的终极任务。这不再是简单的玩游戏,而是让观众沉浸式地体验一场两个小时的冒险电影!”
何灵倒吸一口凉气。这种将真人秀与实景RPG、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构想,其复杂度和想象力,远超当前市面上任何一档节目。
杜仲基没有停歇,翻到制作规格部分:
“制作规模必须对标,甚至超越电影。”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需要组建超过20个固定机位小组,配备无人机、高速摄像机、水下摄影设备;动用大型实景搭建和尖端视觉特效;每期节目至少需要超过200人的制作团队协同作战,进行跨省市、甚至跨国录制。”
何灵看着预算预估那一栏后面一连串令人眩晕的零,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这已经不是制作一档综艺,而是在运作一个大型影视项目。
接着是成员设定部分。杜仲基没有罗列具体的明星名字,而是定义了清晰的角色功能:
“我们需要一个像邓潮那样的智慧担当兼团队粘合剂(队长);一个像陈贺那样的气氛制造机兼意外制造者(搞笑担当);需要运动能力极强的能力者;需要脑力超群的解题高手;还需要颜值担当兼敏捷型选手……形成一个能力互补、化学反应极强的‘兄弟团’。”
最后,杜仲基展示了长远规划:
“第一季,立足国内,打造品牌。第二季,开始亚洲特辑,进行文化输出。未来,甚至可以开发大电影、手游、线下主题乐园……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可持续运营的超级IP!”
整个讲解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杜仲基没有看稿,所有的构思、数据、细节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叙述逻辑严密,激情澎湃,又充满了对每一个环节落地可能性的冷静思考。
当杜仲基终于停下,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极致的寂静。何灵久久没有说话,她低头看着手中那本厚重如砖的企划书,又抬头看向眼前这个因为描绘梦想而浑身发光的年轻人。
她见过无数顶尖的策划案,但从未有一份,像眼前这份一样,如此宏大、精密、且充满颠覆性。它不仅仅是一个节目创意,更是一套完整的、野心勃勃的产业运营方案。它试图重新定义“户外真人秀”的边界,将其从茶余饭后的消遣,提升到一种全民关注的文化事件的高度。
何灵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颤抖:
“杜仲基……你这不是在做一档综艺……”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一字一顿地说:
“你这是要开创一个时代。”
“这个企划,我投了。”何灵斩钉截铁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与杜仲基同样的光芒,“无论需要多少资源,遇到多大阻力,我们一起,把它实现!”
《狂奔吧,兄弟!》这颗超级炸弹,在这一刻,终于被杜仲基亲手点燃了引信。一个属于全民奔跑、欢笑与热血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喜欢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综艺之王:从导演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