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习下课的铃声,仿佛是一道命令,瞬间引爆了高三(1)班压抑已久的氛围。
“喂,你看到了吗?王宇的脸都绿了!”
“看到了,太夸张了……陈启明他,什么时候这么猛了?那道题我连题目都没完全看懂。”
“蒙的吧?或者他昨天刚好在哪个教辅材料上看到过原题和那个什么‘仿射变换’?”
“有可能!不然没法解释啊,他平时的数学成绩别说及格,60分都费劲!”
怀疑、嫉妒、震惊、不解……无数复杂的情绪在空气中剧烈碰撞。
王宇的脸色阴沉。他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死死地盯着手中的数学练习册,可上面的符号和数字却一个也看不进去。脑海中反复回放着陈启明那行云流水的推导过程,以及那句“记住,数学的本质不只是计算,还有思想,数学思维”的诛心之言。
他不信!他绝不相信一个常年吊车尾的学渣,能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一定是巧合!陈启明肯定是碰巧背下了那道题的特殊解法,故意拿来哗众取宠!
对,一定是这样!等会儿数学课上,看我怎么揭穿你的真面目!
与王宇不同,顾知夏的心中,则是一片翻江倒海的震撼。
她悄悄地侧过脸,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身旁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同桌。
挺拔的脊梁,专注的侧脸,面对全班的惊涛骇浪,他却如同一座亘古不变的礁石。那个沉迷游戏、眼神总是有些涣散的少年,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了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男人?
她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心脏“扑通扑通”地狂跳,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许久,她才鼓足了毕生的勇气,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轻轻地唤了一声:
“陈启明……谢谢你。还有……你……真的好厉害。”
声音软糯,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颤音。
陈启明终于转过头,深邃的眸子对上了少女那双亮晶晶的、充满了崇拜与好奇的眼睛。他平静的心湖,似乎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一丝微澜。
他只是点了点头,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不客气,懂了就行。”
说完,便再度转了回去。
这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却没有让顾知夏感到丝毫失落。相反,一种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如藤蔓般疯长,将她的心牢牢缠住。
“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王建国夹着教案走进了教室。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学风格以严厉和务实着称,但却不古板。
“上课。今天我们讲评一下周末的综合练习卷。”王建国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全班,“特别是最后一道题,全班只有王宇和顾知夏做出了第一问,第二问全军覆没。”
说着,他将题目抄在了黑板上。那是一道含参函数在区间上恒成立的难题,计算量和思维难度都远超早读时那道解析几何。
王宇的腰杆瞬间挺直了。这是他的主场!解析几何或许有取巧的可能,但这种硬碰硬的函数与导数压轴题,考验的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和计算能力,绝无可能蒙混过关!
他看了一眼陈启明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王建国按照惯例,先请王宇上台讲解他的思路。王宇意气风发地走上讲台,详尽地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求导、分析单调性,艰难地证明出第一问的过程。尽管第二问他没做出来,但他的讲解依然赢得了大部分同学钦佩的目光。
“嗯,王宇的思路是正确的,但计算过程有些繁琐,导致第二问出了问题。”王建国点评道,随即话锋一转,“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思路?”
教室里一片寂静。
就在这时,王宇仿佛不经意地开口了:“老师,我听说陈启明同学今天早上解决了一道很难的解析几何题,思路非常巧妙。不如请他上来,看看对这道函数题有没有什么‘高见’?”
他的语气充满了“善意”的推荐,但其中的挑衅和挖苦,在场的人谁都听得出来。
“哦?”王建国有些意外地看向陈启明,显然,他也听到了班里关于早自习事件的传闻。他扶了扶眼镜,审视着这个平时毫不起眼的学生,“陈启明,你有什么想法吗?”
全班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那个少年身上。这一次,是公开的、在数学老师面前的对决。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陈启明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走向讲台,只是平静地看着黑板上的题目,开口道:“这道题,可以用端点效应的思想来解题。”
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又是一个没有听过的名词
“端点效应?”
这四个字,如同天外陨石,轰然砸入高三(1)班这片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在场的学生,包括自诩为学霸的王宇,脸上都写满了茫然与错愕。这又是什么东西?听都没听过!难道是陈启明情急之下,胡乱编造出来唬人的名词?
王宇第一个反应过来,压抑许久的嫉妒与怨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几乎是吼出来的:“端点效应?我怎么从来没在任何一本书上见过这个词!陈启明,你不要以为会一个什么‘仿射变换’就能在这里信口开河!不懂装懂,哗众取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