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五文钱,我总共才卖几个鸡蛋啊!”一个老妇头发都白了,小声抱怨。
“你没带户籍也进不去啊!刚有人交了五文钱,没户籍也不让进。”
一个挑着两捆柴的老大爷愁眉苦脸,他一担柴总共能卖个十几文,交五文,还剩下什么!
赵青走过去,轻扯大娘的衣袖,小声说道:“奶奶,你的鸡蛋卖给我吧!”
老妇人惊喜的抬头,见一个背竹篓的少年笑着站在自己身后,她嘴唇轻颤:“真的……”
赵青点点头,对她使个眼色,老妇人看了眼挑着柴火的老汉,跟着往后走去。
老汉想了想也跟在后面,柴火放那里也没人偷,现在也进不去城,他也看看去。
“你们赶紧回去拿了户籍再进城,也给村子里的乡邻说一下。”一个守城官兵高声喊道,他见这些人不进城也不转回去,只能喊话。
老妇人把蓝子上盖的一块旧布掀开,露出三十几个鸡蛋。
“孩子,你都要了,一文钱一个。”老妇人望着赵青的眼神充满期待,这样不进城,也省了五文进城费,她就可以回家了。
“可以,我都要了,刚好我卖了野兔也要买些鸡蛋。”赵青放下背篓,拿出两只野兔,又在路边拽了两把草垫在下面。
“哎呀!你是进城卖兔子,你自己打的?”老妇人望了这个身板瘦弱的少年一眼,眼神羡慕。
老汉也走了过来,见赵青拿出的两只野兔,心下了然,赵青给了老妇人三十五文钱:“奶奶,你拿好。”
“哎!多谢你了,你哪个村子的?”老妇人笑着露出两颗牙齿。
“奶奶,我住在山里,家里就靠打猎为生,你老住哪里,远不远?”赵青随口问道。
“不远,我就住前面十里路的小李村。”老妇人虽然没能进城买到油盐针线,鸡蛋卖了也不用愁了。
老汉有些羡慕,他的柴火,除了城里人买,村里也没人买柴,哪家出门就能捡到柴火,哎!他还是挑着回去吧!
赵青看到他的神情心有些不忍,让他把柴火挑回来,她也买下算了,老人眼里闪过惊喜,连连道谢。
赵青让他悄悄回去,不要声张,她也背起竹篓和老妇人一起往回走,嘴里说道:“奶奶身体看着还硬朗,走那么远来卖鸡蛋。”
“哎!身体还可以,老头子身体不好,儿子和孙子被城里招去干活,一年了没回来,媳妇回娘家住了……”老妇人打开了话匣子。
“怎么回事,大叔去挣钱也不给家里捎个信吗?”赵青心中一动。
陪着老人走了一会,也问了一些事情出来,他们的村子小,招走了十几个汉子,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就刚开始送了两次钱回家,后面大半年没往家里送钱了。
家人跑到县衙问,只说不知道,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回去了,大家敢怒不敢言,留在家里的都是妇孺,只能在家等着。
挑柴火的老人追了上来,赵青给他二十文钱,让他把柴火放下,和两个老人分别后,她挑起柴火走进山林,把柴收进了空间。
背篓也收进空间,悄悄返回城门口,留在那里的人都不见了,城门口空荡荡的。
她找到一处视线死角,飞了上去,又跳到一家屋后,才转回大街上,身上背个竹篓。
她走进一家食铺,买了一些吃食,又去买了几斤点心,都放进背篓里,快步往县衙方向走去,趁着没人收进空间。
把自己的脸蒙上,翻进县衙,去了上一次县令谈话的房间屋顶,屋里有人正在说话,她见没人守在门口,又跳到后窗那里,凝神倾听,同时注意周围的动静。
“大人,豹爷带人还没有回来,三天了您看是不是……”一个男子小声说道。
“不可能,他带的都是好手,难道进了北面山脉?”县令的低低喃道。
“大人是说,进了燕王封地?”刘捕头压低声音道。
“有可能,难道那些人是去北地的,怎么走到这里来了?”县令疑惑道。
“那他们也该回来了,不会被人给……”房间里刘捕头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县令的脸色骤变,他稳了稳心绪:“你赶紧把消息送前面镇上,万一出了事我们承担不起。”
“是,大人。”刘捕头出了房间,赵青飞上房顶,跟着他往前面走去。
只见他叫来一个衙役,低声吩咐几声,那人匆匆跑去后面马棚,赵青一路跟到了城外十几里路,心里盘算着怎么截下这人,杀掉就会打草惊蛇,县令再蠢也知道出事了,萧昱还要等着银宝带人来。
这个小县城衙门里的人都被一方势力渗透了,上到县令下到衙役,动静闹大可是不妙!
赵青无法只能打出一粒石子,马儿嘶鸣一声,一条前腿断了,倒地不起,马上的衙役惨叫一声,身子飞了出去在路上滚了几圈,昏死过去。
赵青把人点上穴扔进山林里,让他自生自灭,她不再停留,向着上次去的山谷飞去,拦下一次耽误两天也好,她想尽快找到萧昱再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