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秋在旁边听着,忽然插了句:“阿姨,我懂您的心思。您是怕给红玲添麻烦,可一家人哪有‘麻烦’的说法?我妈走得早,我爸这些年拉扯我们姐弟俩,要是没街坊帮衬,也熬不过来。现在红玲要嫁过来,您就是我们的长辈,该我们孝敬您。”
肖父也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艳秋说得对。当年我在部队,春生他妈一个人带俩孩子,难的时候,都是街坊把热乎饭端到门口。人活着,不就图个互相搭把手?”
贺红玲的眼圈红了。她知道母亲不是不愿,是怕拖累——母亲总说“嫁出去的姑娘,要有自己的家”,从不愿多提半句难。
肖春生看了看红玲泛红的眼尾,忽然笑了:“阿姨,要不这样?咱们还买两居室,就买在您家这条胡同的拐角,走路三分钟就到。然后啊,您跟我们一家住一个月——这个月在我们那儿,我给您炖排骨汤;下个月回您这儿,红玲给您拉您爱听的《浏阳河》。您看行吗?”
红玲母亲愣住了,看着春生眼里的认真,又看了看艳秋手里正剥的蒜——艳秋把蒜皮都堆在她手边的小碟里,怕她弯腰捡。“这……”她张了张嘴,喉头发紧。
“就这么定了!”肖艳秋拍了下手,“让春生周末就去看房,保准找个朝南的,您晒太阳方便。”
肖父笑了,从怀里摸出个布包,层层打开,是个银镯子,雕着缠枝莲:“这是我给红玲准备的,是她奶奶传下来的,说戴了保平安。”
贺红玲接过镯子,冰凉的银贴着掌心,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她忽然明白,所谓家人,不是非要挤在一间屋子里,是有人懂你没说出口的顾虑,把你的难处当成自己的事。
排骨炖好了,肖艳秋盛了满满一碗给红玲母亲:“阿姨您尝尝,春生说您爱吃这个。”红玲母亲咬了一口,热汤烫得她眼眶发热,却笑得满脸是泪。
晚些时候送红玲母亲回家,贺红玲扶着母亲,肖艳秋跟在旁边,肖春生手里提着给张大妈捎的一碟排骨。路灯把四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红玲母亲忽然说:“春生,红玲交给你,我放心。”
肖春生脚步顿了顿,认真地说:“阿姨,您放心,我这辈子,都护着她。”
肖艳秋在旁边笑:“还有我呢,谁敢欺负我弟媳妇,我第一个不答应。”
贺红玲抬头看肖春生,他正望着她笑,眼里的光比路灯还亮。她想起求婚那天,他说“咱们的日子,得像这银戒,经得住磨,还带着光”。
是啊,好的日子,从不是靠一间大房子撑起来的,是有人在灶台前为你炖排骨,有人把你的母亲当成自己的长辈,有人把“互相搭把手”当成最自然的事。
银戒在指尖闪了闪,像颗小小的星,照着他们往家的方向走。路还长,可只要身边有这些人,再琐碎的日子,也能过出甜来。
喜欢综影视:女配她又幸福了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综影视:女配她又幸福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