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儿认真地说:皇上,这次江南之行确实收获颇丰。臣妾计划从几个方面来运用这些成果:首先,编纂《江南药膳谱》,将收集到的药膳配方系统整理,配以详细的制作方法和养生功效说明;其次,在惠民药局设立江南药膳研究室,专门研究和推广江南的药膳文化;第三,选拔江南的名医和厨师到京城交流,让南北的养生文化相互融合;第四,在各地惠民药局开设药膳坊,让百姓能够品尝到养生药膳。
萧景渊点头赞许:你的计划很全面。朕会下旨,让户部拨专款支持这些项目。另外,朕还想在太医院设立一个药膳司,专门负责宫廷和民间的药膳推广工作。
皇上考虑得很周到。李燕儿感激地说,有了朝廷的支持,药膳养生一定能够惠及更多百姓。对了,臣妾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举办药膳养生节,邀请各地的名医和厨师展示他们的药膳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药膳。
这个主意好!萧景渊高兴地说,药膳养生节不仅能够推广药膳文化,还能够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朕会让礼部配合你们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夜深了,两人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药膳推广的各种细节。窗外,扬州的夜景美不胜收,灯火阑珊处,是这座古城千年的繁华与文明。
次日清晨,是江南之行的最后一天。今天的行程安排得比较轻松,主要是购买一些当地的特产和药材,为回京做准备。
众人首先来到扬州的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已有千年历史。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扬州特产琳琅满目:扬州漆器、剪纸、玉器、茶叶、药材等应有尽有。
在一家老字号药材店,李燕儿仔细挑选着各种药材。店主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对药材颇有研究。他向李燕儿介绍道:夫人,我们店里的药材都是从地道产地采购的,品质上乘。比如这长白山的人参、西藏的虫草、云南的三七,都是上好的药材。
李燕儿认真地查看每一种药材,不时向店主询问功效和用法。张太医也在一旁协助鉴别药材的品质。他们挑选了大量的药材,准备带回京城,用于惠民药局的研究和使用。
在另一家茶叶店,众人品尝了扬州的特产——绿杨春茶。绿杨春茶是扬州的名茶,因产地在瘦西湖畔的绿杨城而得名。茶叶外形纤细,色泽翠绿,香气清新,口感醇和。
这绿杨春茶确实不错。萧景渊品茗后赞道,茶香清新,回甘持久,是难得的好茶。
茶店老板自豪地说:皇上好眼光!我们的绿杨春茶采用的是清明前的嫩芽,经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不仅口感好,还有清热降火、提神醒脑的功效。
李燕儿买了不少绿杨春茶,准备带回京城,分给宫中的妃嫔们品尝。她还详细询问了茶叶的保存方法和冲泡技巧,这些都是推广茶文化的重要知识。
从东关街出来后,众人前往扬州的花鸟市场。这里不仅有各种花卉鸟类,还有许多药用植物和养生食材。李燕儿特别感兴趣的是那些可以食用的花卉,如茉莉花、玫瑰花、菊花等。
在一家花店,老板娘热情地介绍道:夫人,我们这里的食用花卉都是专门种植的,没有农药残留,可以放心食用。茉莉花可以泡茶,有安神的功效;玫瑰花可以制作花茶和糕点,能够养颜美容;菊花可以清热明目,很适合夏天饮用。
李燕儿买了不少花苗和干花,计划在御花园里开辟一个药花园,专门种植各种药用和食用花卉。这样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为药膳提供新鲜的食材。
中午,众人在扬州的一家百年老店用餐。这是他们在江南的最后一顿正餐,扬州知府特意安排了最具代表性的淮扬菜。除了之前品尝过的经典菜肴外,还增加了一些特色菜: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鱼头、扬州酱菜等。
这蟹粉狮子头真是人间美味!萧承宁赞不绝口,肉质鲜嫩,蟹粉鲜香,两者完美融合,让人回味无穷。
扬州知府介绍道:回皇子殿下,这蟹粉狮子头选用的是新鲜的猪肉和蟹粉,经过精心调制和慢火炖制而成。这道菜不仅美味,还有滋补身体的功效。
李燕儿品尝后点头道:这道菜确实很有特色。猪肉能补肾养血,蟹粉能清热解毒,搭配在一起,既有营养又不会过于油腻。可以作为冬季的养生菜肴推广。
饭后,众人在扬州知府的陪同下,参观了扬州的中医药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各种药材标本、古代的制药工具等。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一个药膳展示区,展示了各种传统的药膳配方和制作方法。
在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萧承悦和萧灵月体验了中药材的研磨和炮制过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认真地研磨着药材,虽然动作生疏,但学得很认真。
萧景渊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欣慰地说: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中医药文化,了解养生知识,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