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知道了。”李燕儿端起燕窝粥,慢慢喝了起来。燕窝粥温热香甜,滑嫩爽口,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暖意。她知道,不管玄主是谁,隐藏得有多深,这场与玄字阁的较量都不会轻易结束。李修远的伏诛只是一个开始,西南的分舵、潜伏的死士、与匈奴的勾结,还有那位神秘莫测的玄主,都是悬在大靖王朝头顶的利剑,稍有不慎,便会引来灭顶之灾。
腹中的双胎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忧虑,轻轻踢了踢她的小腹。李燕儿放下玉碗,抬手温柔地抚上腹部,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为了萧景渊,为了承宇,为了这两个尚未出世的孩子,为了天下苍生,她必须打起精神,不能有丝毫懈怠。她不仅是大靖的皇后,更是这三个孩子的母亲,她要保护他们,保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云儿,”李燕儿轻声唤道,“去把陛下赏赐的那串紫檀佛珠取来。”
云儿应声而去,片刻后便捧着一个锦盒走了进来。锦盒打开,一串色泽温润的紫檀佛珠静静躺在其中,佛珠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是萧景渊特意寻来为她安神的。
李燕儿拿起佛珠,指尖轻轻摩挲着圆润的珠粒,檀香萦绕鼻尖,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她闭上眼睛,默默祈祷,祈祷边境安宁,祈祷玄字阁早日被铲除,祈祷腹中的孩子能够平安降生。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太监总管李德全的声音响起:“启禀皇后娘娘,陛下驾到!”
李燕儿连忙睁开眼睛,将佛珠收好,起身迎了上去。萧景渊大步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气息,显然是刚从朝堂上过来。他的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难掩帝王的威严。
“陛下,您回来了。”李燕儿走上前,自然地接过萧景渊脱下的外袍,递到云儿手中。
萧景渊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微凉,眉头微蹙:“怎么不多穿点?坤宁宫的暖气还够吗?”
“臣妾不冷,”李燕儿笑了笑,拉着他在软榻上坐下,“陛下今日朝堂之事可还顺利?张承业、王怀安、孙虎三人的审讯可有结果?”
提到朝堂之事,萧景渊的脸色沉了沉:“还算顺利。张承业和王怀安倒是老实,招供了不少与玄字阁勾结的细节,还供出了几个隐藏在朝中的小喽啰,已经派人去捉拿了。倒是孙虎,嘴硬得很,无论如何审讯,都不肯再多说一个字,看来是打算顽抗到底了。”
“孙虎手握京郊大营兵权多年,在军中根基深厚,想必知道不少玄字阁的秘密。”李燕儿沉吟道,“他不肯招供,或许是怕牵连更多同党,也或许是在等玄字阁的人来救他。陛下,天牢守卫一定要加强,不能给玄字阁可乘之机。”
“朕已经吩咐下去了,天牢内外加派了三倍禁军,日夜巡逻,苍蝇都飞不进去。”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既然不肯招供,朕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明日朕会让大理寺卿亲自审讯,动用大刑,我就不信他能硬撑到底!”
李燕儿微微摇头:“陛下,动用大刑固然能让他开口,但也可能让他胡言乱语,混淆视听。孙虎是武将,性子刚烈,或许用怀柔之策,更能让他松口。”
“怀柔之策?”萧景渊挑眉,“他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勾结逆党,意图谋反,朕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何来怀柔之说?”
“陛下,孙虎虽然罪该万死,但他曾经也是镇守边疆的功臣,为大靖立下过汗马功劳。”李燕儿缓缓说道,“他之所以会被玄字阁拉拢,无非是因为陛下重用新晋将领,让他心生不满。或许,我们可以告诉他,只要他能供出玄字阁的所有秘密,尤其是关于玄主的线索,陛下可以考虑从轻发落,饶他家人一命。”
萧景渊沉默片刻,不得不承认李燕儿说得有道理。孙虎在京郊大营经营多年,亲信众多,若是能从他口中套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对铲除玄字阁将会大有裨益。
“好,朕就听你的。”萧景渊点了点头,“明日让大理寺卿试试这个办法。若是他还不肯招供,再动大刑不迟。”
就在这时,殿外再次传来脚步声,一名禁军统领快步走了进来,单膝跪地:“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北郊土地庙的战事已经结束!‘鬼手’及其手下死士顽抗到底,我军已将其全部歼灭!庙中千斤火药和大量兵器已尽数收缴,没有造成任何无辜伤亡!”
“太好了!”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干得好!收缴的火药和兵器妥善保管,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另外,仔细搜查土地庙,看看有没有留下玄字阁的密信、账本之类的东西,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是!臣已经让人仔细搜查过了,除了兵器和火药,还找到了一本账本,上面记录了玄字阁部分资金的往来情况,还有几封加密的密信,臣已经让人送到翰林院,请学士们尽快破译。”禁军统领恭敬地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