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燕儿就把灵稻交给了御膳房的掌厨,特意叮嘱他要磨成细腻的米粉,不要添加任何调料。掌厨虽然疑惑娘娘为何突然要用这种从未见过的稻米,但还是恭敬地应了下来。
早饭时,萧景渊看到承宇的辅食换成了白色的米粉,好奇地问道:“燕儿,今日承宇的辅食怎么换了?”
李燕儿舀起一勺米粉,吹凉后喂给承宇,笑着解释:“这是我托人从南方带来的特产稻米,据说口感细腻,营养丰富,特意给承宇试试。”
萧景渊凑近闻了闻,只觉得米粉里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比寻常的米粉好闻多了。他看着承宇吃得津津有味,小嘴巴一口接一口,不由得笑道:“看来承宇很喜欢,以后就多给承宇吃这个。”
李燕儿心中暗喜,又把用灵芝炖的鸡汤盛了一小碗,打算等承宇午睡醒后再喂给他。她知道,有空间的助力,承宇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她的“生娃大计”,也才正式开始。
承宇的身体在空间灵气和药膳的调理下,越来越健壮,不仅走路越来越稳,还开始学着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娘亲”“爹爹”“糕糕”,每次一开口,都能让萧景渊和李燕儿高兴半天。
这日,太后突然派人来坤宁宫,说想看看承宇,让李燕儿带着承宇去慈宁宫一趟。李燕儿心中有些疑惑,自从柳家谋反后,太后就一直深居简出,很少过问后宫之事,今日怎么突然想见承宇了?
云儿在一旁提醒道:“娘娘,自从林昭仪生下二皇子后,太后便偏爱二皇子生母林昭仪,之前因为您生了承宇,太后还特意赏赐了林昭仪不少东西,这次突然召见,您可要多加小心。”
李燕儿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太后的心思。太后是萧景渊的生母,出身名门望族,一直希望萧景渊能立出身显赫的女子为后,当初萧景渊力排众议立她为后,太后就颇有微词。后来她生下承宇,成为大靖皇太子,太后虽然表面上赏赐了不少东西,对她态度转好。 但是 心里却一直想着扶持其他皇子,好制衡她。
李燕儿给承宇换上一身宝蓝色绣龙纹的小袄,又让奶母把承宇常用的小毯子和玩具带上,才带着云儿和几名宫女太监,前往慈宁宫。
刚到慈宁宫门口,就看到林昭仪带着她的儿子萧承仁站在那里。林昭仪穿着一身粉色宫装,头上戴着一支金步摇,看到李燕儿,连忙上前行礼:“臣妾见过皇后娘娘。”
李燕儿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了林昭仪身边的萧承仁身上。
萧承仁比承宇大半岁,长得白白净净,却不如承宇健壮,眼神里带着一丝怯懦。
“林昭仪也来看太后了?”李燕儿语气平淡地问道。
“是啊,太后说许久没见仁儿了,特意让臣妾带仁儿来陪陪她。”林昭仪笑着说道,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李燕儿怀里的承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李燕儿没有在意,抱着承宇走进慈宁宫。太后正坐在正厅的软榻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看到李燕儿,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皇后来了,快坐吧。”
李燕儿抱着承宇走到太后面前,屈膝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承宇似乎也知道眼前的人是太后,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说道:“奶……奶……”
太后听到承宇的叫声,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伸手想要抱承宇:“来,让哀家抱抱我的乖孙儿。”
李燕儿小心翼翼地把承宇递给太后,承宇却不怯生,小手抓住太后的佛珠,咯咯地笑了起来。
太后抱着承宇,越看越喜欢,转头对李燕儿说道:“承宇这孩子,真是乖巧,比仁儿活泼多了。”
站在一旁的林昭仪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说道:“承宇殿下是皇长子,自然是活泼可爱,仁儿性子内向,还需要多向承宇殿下学习。”
李燕儿知道林昭仪是在示弱,也不打算跟她计较,只是笑着说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子,仁儿也很可爱。”
太后抱着承宇玩了一会儿,突然话锋一转,对李燕儿说道:“皇后,如今承宇已经一岁多了,也该开始启蒙了。哀家想着,不如让翰林院的王学士来给承宇当启蒙老师,王学士学识渊博,定能教好承宇。”
李燕儿心中一动,王学士是太后的亲信,之前柳家谋反时,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也与柳家有过往来,萧景渊一直对他有所防备。太后让王学士给承宇当启蒙老师,分明是想安插自己的人在承宇身边,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李燕儿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笑着说道:“母后,承宇年纪还小,现在启蒙是不是太早了?而且陛下之前也说过,想亲自挑选承宇的启蒙老师,不如等陛下回来,我们再商量此事?”
太后脸色微变,她没想到李燕儿会用萧景渊来压她,不过也不好反驳,只好说道:“也好,那就等陛下回来再说。”
过了一会儿,太后又说道:“皇后,如今后宫只有承宇和仁儿两个皇子,皇家子嗣单薄,哀家想着,不如让陛下多纳几位妃嫔,为皇家开枝散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