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可能的追兵,小队在苏九儿的指引下,沿着一条几近湮灭的古商道继续向西北行进。越是靠近赤焰山的方向,空气中的燥热便愈发明显。脚下的土地从黄沙逐渐变为含着赭红色砂砾的硬土,偶尔能看到一些耐旱的、叶片肥厚的怪异植物顽强地生长在石缝间。
第三天黄昏时分,远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片连绵的、呈现出暗红色的山峦轮廓。即使在夕阳的余晖下,那些山体也仿佛自身在散发着微弱的热力,让远处的景象微微扭曲。
“那就是赤焰山。”苏九儿勒住马,指着那片红褐色的山脉,神色也带上了一丝凝重,“看着近,走过去至少还要一天半路程。晚上最好不要靠近山脚,那里的地面温度都能烫熟鸡蛋,而且据说夜晚会有‘流火’现象,很危险。”
慕容晴取出龟甲,指尖轻触,闭目感应了片刻,蹙眉道:“此地火行元气异常活跃、暴烈,我的感知受到很大干扰,只能模糊确定离火之晶就在山脉深处,但具体方位……难以 pinpoint。”
岳凌渊望着那片仿佛在燃烧的山脉,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庚金剑传来的一丝若有若无的排斥和躁动。金火相克,这片天地弥漫的炽烈火气,让以锋锐着称的庚金之气感到了本能的不适。
“无妨,既然到了地方,总能找到。”岳凌渊沉声道,“今晚就在此处扎营,明日一早进山。”
营地选在一处背风的巨大岩石后面。夜幕降临,气温骤降,与白日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用的是一些耐烧的枯根,靠近赤焰山,连植物都似乎蕴含着一丝火气),啃着干粮,气氛有些沉默。
白日的战斗和连日的奔波,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那名受伤的护卫队员,伤口在司徒婉的重新包扎下已无大碍,但精神仍有些萎靡。
岳凌渊看着跳跃的火焰,心中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动。陈启明败退,绝不会甘心,他必须尽快找到离火之晶。
“我去周围看看。”司徒婉站起身,拿起步枪,习惯性地要去巡视营地外围。
“司徒统领,你歇会儿,我去吧。”苏九儿按住她的肩膀,笑了笑,“这地方我熟,夜里有些小东西比人更危险,我知道怎么避开。”她说着,不等司徒婉回答,便身形一掠,悄无声息地没入黑暗中。
慕容晴看着苏九儿消失的方向,默默地将一根枯枝添进火堆,火光映照着她恬静的侧脸,不知在想什么。
岳凌渊走到她身边坐下,低声道:“慕容,辛苦你了。”
慕容晴摇摇头,声音轻柔:“比起村中长辈们世代守护的艰辛,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只是……这赤焰山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火气虽盛,却隐含一股躁动不安的戾气,不像纯粹的自然之力。”
岳凌渊若有所思:“古籍记载,离火之晶乃至阳至纯之火精所凝,按理说不应如此。莫非……是受到了什么污染?或是这山中另有蹊跷?”
就在这时,远处赤焰山的方向,突然亮起数道诡异的流光,如同燃烧的箭矢划破夜空,坠向山脉深处,随即消失不见,并未引燃什么,仿佛只是幻象。
“那就是‘流火’?”岳凌渊凝目远眺。
“嗯。”慕容晴点头,“据顾教授推测,这可能是浓郁的火行元气与某种地磁之力碰撞产生的异象,并非真正的火焰,但触碰之下,据说能焚毁神魂,极为危险。”
过了一会儿,苏九儿回来了,脸色有些严肃。“我在东边三里外发现了新鲜的马蹄印和车辙印,不止一队人,数量比我们之前遇到的要多,看方向也是朝着赤焰山去的。另外,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脚印,不像人,也不像常见的野兽,带着一股焦糊味。”
消息让营地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陈启明搬救兵了?还是另有势力插手?”司徒婉分析道,“那些奇怪的脚印……会不会与这赤焰山的异常有关?”
岳凌渊沉吟片刻,果断道:“不管是谁,我们的目标不变。明日一早,全力进山。苏姑娘,你对山路熟悉,由你带路,尽量避开这些不明势力。慕容,你随时感应离火之晶的方位,我们逐步缩小范围。司徒统领,警戒就交给你了。”
“明白!”三女齐声应道。
翌日清晨,小队早早出发,迎着愈发灼热的空气,踏入了赤焰山的范围。
一进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山体果然是暗红色的岩石,触手滚烫。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气味。植被更加稀少,只有一些贴着地面生长的、颜色深红的苔藓类植物。一些岩石缝隙中,甚至能看到隐约的红光和白气冒出,那是地热宣泄的出口。
道路崎岖难行,苏九儿凭借记忆和惊人的方向感,带领队伍在怪石嶙峋的山谷中穿梭,避开了几处明显有陷阱意味的流沙地和不断喷发灼热蒸汽的裂缝。
慕容晴手中的龟甲震颤得越来越厉害,她不时停下,仔细分辨着方向。“这边……火气最纯净的方向,应该在主峰南侧的一处山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