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远提出的“改进光谱仪”方案,在逻辑上无懈可击,技术上也很有挑战性,完美符合林枫“学以致用、展示实力”的诉求。王胖子连宣传噱头都想好了七八个,就等着项目启动。
然而,就在林枫摩拳擦掌,准备一头扎进光学原理和信号处理算法的海洋里(主要是靠系统提供的原理包死记硬背加上苏小远的提点)时,脑海中的系统界面再次不合时宜地闪烁起来,这次是刺眼的红光。
【警告!检测到宿主选定参展项目‘光谱仪改进’技术核心判定模糊,宿主实际主导度预估低于30%,项目创新性评级:B-,潜在影响力评级:C。】
【提示:此项目难以充分展示宿主核心技术潜力,任务完成评价将大幅降低,存在失败风险。请宿主重新考量。】
林枫:“???”
他感觉自己的智商和积极性被系统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
“不是吧系统大哥!这项目怎么就不行了?技术核心怎么模糊了?改进现有设备不算创新吗?苏学霸都觉得可行!”林枫在心里疯狂吐槽,“而且主导度低能怪我吗?谁让你发布的任务这么难!我一个高三学生,不靠小伙伴难道靠自己手搓光刻机吗?”
【宿主已掌握技术包括:基础材料提纯与改性(源自法师米拉订单)、结构力学优化与微型液压传动应用(源自矮人格罗姆订单)、高效能量管理与微弱信号捕捉(源自日常实践及系统原理支持)。上述技术均未在‘光谱仪改进’项目中得到有效体现与融合。】
【系统判定,宿主潜意识中存在‘避难就易’倾向,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正的工业狂魔,当勇于挑战核心瓶颈,而非仅做边缘优化。】
系统的电子音冰冷而客观,像一盆冰水浇在林枫头上。
避难就易?边缘优化?
林枫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系统说得……好像有点道理。他选择光谱仪改进,固然有苏小远建议的因素,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觉得这个项目有苏小远这个学霸扛大梁,自己压力会小很多?确实没有完全去想如何利用自己从诸天万界汲取的那些“独特”的技术养分。
王胖子见林枫脸色变幻不定,凑过来小声问:“枫哥,又咋了?老爷子……又有什么新指示?”
林枫深吸一口气,把系统(老爷子)的“鄙视”简单说了一下,当然,省略了具体的技术来源。
“啥?老爷子觉得咱们搞光谱仪是小儿科?不够霸气?”王胖子瞪大了眼睛,随即一拍大腿,“哎呀!我就说嘛!咱们‘龙巢工坊’要搞就搞个大的!弄个惊世骇俗的!改进仪器什么的,太小家子气了!”
苏小远也微微蹙眉,她听出了林枫话里的意思:“你的意思是,我们需要一个更能体现你……‘独特技术背景’的项目?”
“对!”林枫重重点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他被系统激起了好胜心,“我们要搞,就搞一个能真正震动行业,至少是能让人看到巨大潜力的东西!一个能清晰打上我……和我们小组烙印的项目!”
“那搞什么?”王胖子兴奋地搓手,“反重力滑板?冷核聚变反应堆?还是钢铁侠战衣?”
林枫和苏小远同时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他。
“胖子,现实点。”林枫无奈,“我们要的是能在一个月内做出初步成果,并且能在科技展上展示的东西。”
苏小远沉思片刻,目光扫过实验室角落堆放的一些金属材料和塑料部件,忽然道:“材料。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基础和瓶颈。如果你能在材料领域有所突破,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其意义和冲击力,也远超过对现有仪器的改进。”
“材料!”林枫眼睛猛地一亮!对啊!材料科学!这正是他目前优势最大的领域!
法师米拉的卷轴优化,让他对能量导流和材料稳定性有了独特理解;矮人格罗姆的液压钳和外骨骼,让他积累了结构强化和微型传动的经验;系统提供的各种原理包里,也包含了许多超越当前认知的材料处理思路。更重要的是,制造过程可以由系统完成核心步骤,他负责提供思路和“打下手”,既能保证项目主导度,又能规避知识短板!
“什么材料?”林枫追问,心脏砰砰直跳。
苏小远想了想,说出了一个名词:“碳纤维。”
林枫和王胖子都是一怔。
碳纤维他们都知道,“黑色黄金”,高端玩意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豪车、体育器材,强度高、重量轻,但价格极其昂贵,制造工艺复杂,核心技术被国外少数企业垄断。
“民用量产化的低成本、高性能碳纤维。”苏小远清晰地阐述道,“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哪怕是实验室阶段的验证,能够显着降低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成本,简化工艺流程……其带来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
她看着林枫:“这够不够体现你的‘独特技术背景’和‘核心潜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