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巢工坊”网店在王胖子打了鸡血般的操办下,悄无声息地在某个小众文创电商平台上线了。首批上架的,正是那批由系统“批量制造”出品的“月光尘”小夜灯。凭借着独特的光效和之前在校内积累的(被强制中断的)口碑,竟然真的零零散散卖出去了一些,收获了几条“光线超级柔和!”“像把月光装进了瓶子里!”的好评,算是迈出了线上销售的第一步。
然而,林枫的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这小打小闹的零售上。系统升级解锁的“批量制造”和“工业母机”像两个诱人的糖果,不断提醒着他,真正的舞台不在这里。而要踏上那个舞台,扎实的技术根基和独特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本《基础材料提纯技术(魔法侧/通用原理)》和《残缺的韧性附魔笔记(基础)》。上次用电流和超声波模拟魔法振动的尝试惨遭失败,还赔上了一个游戏摇杆和满屋的怪味,这次他决定换个思路。
“既然直接模拟‘引导与分离’行不通,能不能换个角度,利用附魔笔记里那个‘网状结构’的概念,先对材料进行预处理,改变其内部应力或者晶格缺陷,让它更容易被提纯?”林枫盯着笔记上那些扭动的符号和简陋的示意图,喃喃自语。
这个想法很大胆,相当于将两种不同体系的异界技术进行融合尝试。
他选择的目标依旧是铝,这种常见且相对活泼的金属。但这次,他不再追求一步到位的“魔法提纯”,而是打算先尝试用改良后的“韧性附魔”思路,制造一种“高纯度、高韧性”的特种铝合金。
实验设备依旧简陋:一个改装过的、带温控的微型熔炼炉(用废旧电饭煲内胆和加热丝改造,被王胖子吐槽为“枫哥牌炼金锅”),一个自制的、能产生特定频率脉冲电磁场的线圈(据说是参考了微波炉磁控管和老爷子“指点”的谐振原理),还有一堆瓶瓶罐罐的化学试剂。
“枫哥,你这次……不会又把房子点了吧?”王胖子来送网店销售报表,看到林枫房间里那比上次更加“群魔乱舞”的实验装置,心有余悸。
“放心,这次理论完备,参数精准!”林枫嘴上信心满满,心里其实也有点打鼓。他深吸一口气,将一小块工业纯铝放入“炼金锅”,设定好温度,然后接通了那个布满线圈的脉冲电场发生器。
“嗡——”
低沉的嗡鸣声响起,线圈周围空气微微扭曲,产生了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力场。林枫紧盯着“炼金锅”内的铝块,根据附魔笔记的指引,小心翼翼地用精神感知着(其实就是靠猜和系统微调)力场与金属内部结构的“耦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铝块逐渐融化成了银亮的液滴。林枫额头见汗,精神高度集中,不断微调着电流的频率和强度,试图在金属液内部构建起那种理论上存在的、能增强韧性和促进杂质迁移的“能量网状结构”。
【警告:检测到宿主正在尝试进行低效能量场介入材料改性。能量场参数与目标材料晶格共振匹配度:31.7%。预计效果:微弱。成功率:18.4%。】
【建议:消耗5单位能量,由系统进行一次性“原理验证与参数优化”。】
系统的提示音冷冰冰地响起。
“百分之十八的成功率……赌了!”林枫一咬牙,拒绝了系统的“氪金”服务。他需要真正掌握这个过程,而不是依赖系统的捷径。“我就不信了!”
他凭借着前世工程师的直觉和系统灌输的理论知识,强行维持着能量场的稳定。他能感觉到,那银亮的铝液内部,似乎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张力”在形成。
就在他感觉快要力竭,脑袋因为过度专注而开始发晕时——
“炼金锅”内的铝液突然发出了极其细微的、如同风铃般的“嗡”的一声轻鸣!紧接着,液面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淡金色光泽,随即迅速隐去。
【叮!检测到目标材料内部出现非典型能量结构残留,结构与‘残缺的韧性附魔笔记(基础)’中记载的‘初级韧性强化网’相似度:42.1%。材料改性判定:部分成功!】
成了?!林枫精神一振,顾不上疲惫,立刻进行下一步:常规的精炼除杂。他加入少量改良过的熔剂,小心翼翼地进行搅拌、静置、扒渣……
一系列操作完成后,他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将提纯改性后的铝液倒入一个提前预热的小型石墨模具中。
冷却,脱模。
一块比拇指指甲盖略大、呈现出一种异常均匀致密的银白色金属锭,出现在林枫手中。它与普通的铝锭相比,颜色更加纯净,表面光泽内敛,用手掂量,感觉密度似乎也略有提升。
最关键的是,当林枫尝试用细针去划刻其表面时,感受到的阻力明显大于普通铝材,划痕极其细微!
他迫不及待地连接上自己组装的、精度粗糙的硬度计和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