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防人民委员会大楼,秘密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沉重得如同前线的暴风雪。负责指挥对芬作战的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元帅,面色铁青地坐在主位。围坐在长桌旁的是从芬兰前线紧急召回的几个主要集团军的司令员、政委以及总参谋部的代表。桌上摊开着触目惊心的伤亡报告和战斗评估,上面布满了代表失利和惨重损失的红色标记。
伏罗希洛夫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念稿子,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声音因愤怒和痛心而嘶哑:“同志们!看看这些报告!看看卡累利阿地峡的进展!我们红军,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一个小小的芬兰面前,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推进速度像蜗牛爬!伤亡数字却像雪崩!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手指狠狠地戳着曼纳海姆防线的位置:“问题出在哪里?不是我们的战士不勇敢!不是我们的坦克大炮不够多!问题出在指挥上!出在我们的军官团身上!”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将领们,话语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们心上:“经过…必要的整顿(指大清洗)之后,我们的队伍纯洁了,忠诚度提高了。但是,我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我们损失了大量有实战经验、懂得在复杂情况下灵活应变的中高级指挥员!现在坐在营长、团长、甚至师长位置上的,很多是刚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他们满脑子都是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却根本不懂得战场是瞬息万变的!”
他拿起一份来自前线的报告,念道:“…某团进攻受阻,团长严格按照教范,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和地形侦察的情况下,命令步兵在开阔雪地向敌军坚固碉堡发起密集冲锋…结果整个营几乎全军覆没…这叫什么?这叫愚蠢!这叫犯罪!是把我们红军战士宝贵的生命当成了棋盘上可以随意牺牲的卒子!”
会场一片死寂,前线的指挥官们低着头,脸上火辣辣的,他们知道伏罗希洛夫说的就是血淋淋的现实。许多年轻军官确实死板教条,缺乏临机决断的勇气和能力。
“还有狙击战!”伏罗希洛夫继续痛心疾首地说,“我们遴选了自己的狙击手,制定了反狙击战术,想法是好的。但结果呢?我们的狙击手在芬兰那些从小就在森林里打猎的‘白色死神’面前,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真正的野外生存和隐蔽经验,他们的训练脱离实际!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能关起门来练兵,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要让这些狙击手在血的教训中快速成长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情绪,但语气依然沉重:“这次对芬作战,虽然我们最终必将凭借绝对的实力取得胜利,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红军在经历了内部…调整之后,存在的严重问题:中级指挥链条薄弱,战术僵化,特殊兵种训练不足。”
他回到座位上,用更加严肃的语气下达指示:“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是立刻改正错误的时候!我要求你们,各集团军、各师的司令员和政委同志,回去以后,必须将这次会议的指示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每一位团级、营级指挥员!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战场不是课堂,敌人不会按照教科书来打仗!指挥员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战术,要珍惜每一位战士的生命!要把他们当成人,而不是数字!”
他最后强调:“对于狙击手和其他专业分队,要鼓励他们在实战中大胆摸索,总结经验教训。允许他们失败,但必须从失败中学习,迅速提高!总参谋部要尽快总结一套适合冬季和森林地带的实战狙击教材下发部队!”
“是!伏罗希洛夫同志!”与会的将领们齐声应答,表情肃然。他们知道,这是最高层对前期作战失利的正式定性,也是一次严厉的敲打。
这次内部会议,标志着苏军在遭受芬兰军队的顽强抵抗后,开始被迫进行痛苦的自我反思和战术调整。尽管这种调整来得有些晚,并且无法完全弥补“大清洗”造成的军官素质断层,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苏军指挥官们开始更加注重实战化和灵活性,为后来应对更残酷的苏德战争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也成为了苏军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不断成长和蜕变的重要途径。
喜欢美利坚望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美利坚望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