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光头官邸
戴老板递上竞赛报道:“委座,美国这些孩子将来可能……”
光头嗤笑:“几十年后的事,现在操心什么?”他撕碎报纸,“乱匪还没剿完呢!”
宋夫人却悄悄收起爱德华的演讲词,对秘书说:“去查查……耶鲁有没有‘儿童政治学’暑期班?”
1. 知识界的“自信心崩塌”
- 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盯着理查德的“熵增与资本模型”发呆:“我研究了二十年……不如一个8岁孩子?”
-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们焚烧《欧洲古典哲学》:“学这些有什么用?人家美国小孩已经在学怎么统治世界了!”
2. 有识之士的“偷师救国”
- 天津富商变卖祖产,托关系送儿子赴美:“去哈佛!去和史密斯家的怪物当同学!”
- 岭南化学家伪造身份混入杜邦实验室:“我要把‘分子殖民论’偷回来……让中国孩子也会!”
1. 美国教会的“慈善陷阱”
- 燕京大学美籍教师开设“特纳式神童班”:“免费教学!只收最聪明的中国孩子……”
1935年12月,世界两端
- 美国比弗利山庄:爱德华·洛厄尔在白宫草坪模拟总统就职
而在南京光头的儿子,正被父亲逼背《曾文正公家书》……
教育战争的东方启示
1. 识字课本即武器:每一个偏旁都是阶级火种
2. 偷师与反渗透:最先进的技术必须配最坚定的信仰
3. 石子与微分方程:生存与霸权之间的教育辩证法
历史投影
- 蒋经国家书教育:反映国民党保守的教育观
- 苏联国际儿童班:参照莫斯科实际培养过的中共干部子女
《昭和狂人与镀金怪物:日本的教育绝望》
1935年7月,东京,帝国陆军参谋本部密室
《欧美青少年学术竞赛报告》被摊开在榻榻米上,旁边是沾着清酒的军刀。参谋本部情报课长尾崎秀实(后成为苏联间谍)盯着照片里爱德华·洛厄尔7岁的政治分析手稿,手指微微发抖。
“诸君,”他抬头看向满屋子的军装将领,“美国人在培养经济学家和总统……我们在培养切腹的疯子。”
案例1:陆军幼年学校
- 晨课:背诵《战阵训》第17条“玉碎美学”
- 午课:用竹刀劈砍写着“米英鬼畜”的稻草人
- 晚修:计算“一挺机枪能杀死多少支那人”
案例2:贵族子弟“特训班”
- 10岁男孩被嘉奖理由:“连续三天不哭,忍住了肋骨折断的疼痛”
- 12岁女孩的作业:《如何用短刀刺杀睡眠中的美国水兵》
尾崎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嘲讽地说道:“看看美国特纳家的孩子,7 岁就能解构宪法,8 岁就能操控股市,这是何等的天才啊!再看看我们的孩子呢?8 岁了还在学习怎么用竹枪去捅稻草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他的话音未落,陆军大将荒木贞夫突然怒发冲冠,飞起一脚将面前的茶桌踢翻在地,怒喝道:“八嘎!你这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武士道精神才是我们大和民族的灵魂!那些美国小鬼不过是些只会算账的会计罢了,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然而,海军中将米内光政却阴沉着脸,反驳道:“但是,如果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靠武力,而是经济战和舆论战呢?我们的‘人肉炸弹’能炸垮华尔街吗?”
尾崎见缝插针,趁机将理查德·史密斯的“石油期货灭国模型”递到荒木贞夫面前,说道:“这是理查德·史密斯的研究成果,他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只要操纵原油价格波动 15%,就能让日本的外汇储备瞬间归零!”
全场死寂。
当夜,尾崎在密电中向苏联克格勃代号“拉姆齐”汇报:
“日本教育体系已彻底疯癫,建议斯大林同志优先对付美国……这里的疯子只会自杀,那边的怪物才会灭国。”
他烧毁文件时,窗外传来陆军幼年学校的口号声:
“七生报国!一亿玉碎!”
场景1:东京贵族小学
教师怒吼:“为什么算不出军舰燃油消耗公式?!”
学生哭喊:“我、我昨晚在练剑道……”
场景2:纽约史密斯庄园
爱德华对家庭教师说:“日本海军扩张速度是每年12.7%……他们的财政会在1942年崩溃。”
教师点头:“要告诉罗斯福总统吗?”
爱德华微笑:“不,先做空三井物产。”
1935年8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纲要》:
“加强珠算课程,以对抗美国经济侵略”
而同一时刻——
- 理查德·史密斯正在用微分方程优化洛克菲勒的石油运输成本
- 爱德华·洛厄尔在起草《如何用“自由贸易”瓦解大英帝国》的政治推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