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9月,纽约摩根大厦,全美财阀战略会议
特纳站在旋转地球仪前,手指像刀锋般划过美洲大陆,每停一处,就有一颗红宝石灯亮起——古巴、墨西哥、委内瑞拉、智利、阿根廷、巴西。财阀们的眼睛随着红灯闪烁,呼吸逐渐粗重。
“先生们,”特纳的声音像金币碰撞,“美洲是我们的棋盘,而今天……我们落子。”
一、加勒比海:联合果品+杜邦的“古巴模式”复制
目标国家:多米尼加、海地、牙买加
操作手册:
1. 政变套餐:
- 杜邦提供炸药,联合果品雇佣“香蕉工人暴动”
- 海军陆战队以“保护侨民”登陆(洛克菲勒油轮“恰好”需要护航)
2. 经济改造:
- 蔗糖田改种香蕉(联合果品垄断出口)
- 港口由摩根银行“托管”(手续费20%)
3. 文化消毒:
- 好莱坞拍摄《加勒比天堂》系列电影(把奴隶种植园拍成“田园牧歌”)
亨廷顿皱眉:“我的航运利益呢?”
特纳弹了弹雪茄:“你家船运香蕉,运费涨30%。”
二、墨西哥与中美洲:亨廷顿+洛克菲勒的“墨西哥模式”升级
目标国家: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
核心战术:
1. 债务陷阱:
- 摩根银行放贷修铁路(年利率25%)
- 还不起债?用海关关税抵押(由洛克菲勒的石油美元“代收”)
2. 军阀养成:
- 修斯航空“误送”武器给地方武装(账单寄给墨西哥政府)
- 特纳娱乐旗下报纸吹捧军阀为“自由战士”
3. 终极控制:
- 总统候选人必须在美国留学(哈佛“民主管理培训班”毕业)
梅隆冷笑:“这比我的铝土矿还暴利……”
三、南美北线:梅隆+卡耐基的“委内瑞拉-智利钢铁走廊”
战略要点:
1. 委内瑞拉石油:
- 洛克菲勒假装退出,实则控制输油管(梅隆的铝厂“免费”提供管道)
- 工人罢工?杜邦的催泪瓦斯“人道镇压”
2. 智利铜矿:
- 卡耐基收购所有矿山,但挂名“智利国家铜业公司”
- 总统儿子送MIT留学(导师是卡耐基基金会董事)
3. 舆论操控:
- 成立《安第斯日报》(主编是CIA退役特工)
- 头版标题模板:《美国技术让智利铜产量翻倍!》
四、南美南线:布什+肯尼迪的“阿根廷-巴西温柔屠宰”
“古巴模式”改良版:
1. 阿根廷牛肉帝国:
- 布什控制冷藏船队,压价收购牧场(不合作者被“环保组织”举报)
- 肯尼迪家族制作《牛仔英雄》电影(把美国资本拍成“阿根廷传统守护者”)
2. 巴西咖啡革命:
- 摩根银行发行“咖啡期货”(巴西种植园主只能拿到市价30%)
- 修斯航空开通“咖啡观光航线”(空姐穿巴西国旗比基尼)
3. 精英赎买:
- 里约热内卢市长女儿送进耶鲁(奖学金由特纳娱乐赞助)
- 圣保罗大学设立“美国研究系”(教材由国务院提供)
会议尾声,特纳突然播放一段录音——罗斯福对国务卿赫尔说:
“只要失业率再降2%,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全场死寂,随即爆发欢呼。
摩根突然问:“要是这些国家反抗呢?”
特纳拉开窗帘,指向港口——那里停着三艘崭新战列舰,舰首漆着“USS 商业自由”。
“总统刚批准的‘海军商业护航计划’,”他微笑,“谁不签合同……谁就是‘海盗’。”
当财阀们在合同上签完字,侍者端来六层蛋糕,顶层插着美洲地图造型的蜡烛。
特纳吹灭蜡烛时,整个纽约突然停电三秒——
只有地球仪上的红宝石灯依然闪烁,像极了被瓜分后的美洲大陆上,永不熄灭的血色矿场。
1934年9月,纽约摩根大厦,美国财阀战略会议厅
会议厅内,雪茄烟雾与香槟气泡交织,东西部财阀们像一群发现新大陆的海盗,围着美洲地图狂笑、争吵、碰杯。
修斯满脸通红,举着酒杯跳上桌子:“我这辈子造飞机、睡明星——从没想过能‘造’一个国家!”
亨廷顿眯着眼,手指划过南美地图:“垄断铁路算什么?现在老子垄断的是总统府电话线!”
老摩根靠在真皮沙发上,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复杂:“英雄出少年啊……我们玩了一辈子金融,还不如特纳一年玩得狠。”
洛克菲勒啐了一口:“欧洲佬还在用鞭子抽黑奴种橡胶,我们呢?”他展开《财富》杂志最新一期:
- 英国殖民模式:军队驻防+总督掠夺 → 成本高,反抗多
- 美国新殖民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