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迭戈造船厂的铁皮棚户区里,特纳的意大利皮鞋避开呕吐物和空酒瓶。伊丽莎白正给女工分发维生素片,而他盯着墙上斑驳的拳击赌盘和妓院广告,突然冷笑:
酗酒、赌博、嫖娼——这群人月薪涨了30%,结果把钱全砸进这种无底洞?
修斯翻着数据板低声汇报:
上个月厂区暴力事件↑45%,生产效率反而↓12%,工头说——
他们领完工资先醉三天。
次日西部委员会紧急会议,特纳甩出《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1. 健康娱乐替代计划
- 拆除厂区酒馆,改建WSG工人俱乐部(免费咖啡+国际象棋)
- 组织棒球队(赌注上限1美元,奖金由公司发放)
- 开设夜校(课程从识字到机床维修,结业者加薪5%)
2. 欲望疏导通道
- 与教会合作道德讲座(婚前守贞可获婚礼补贴)
- 厂医定期发放镇静药剂(含巴比妥的抗疲劳胶囊)
- 聘用退役妓女当宿舍管理员(24小时监控)
3. 思想矫正机制
- 每月评选模范工人(奖品是镀金扳手,刻着洛克希德荣誉工匠)
- 流水线广播播放《西部进行曲》(歌词暗含懒惰可耻)
- 告密奖励制度(举报酗酒者可得加班优先权)
慈善基金会的下午茶会上,史密斯夫人优雅地展示新项目:
我们为工人家庭主妇开设烹饪班——
幻灯片里主妇们学习用玉米粉替代小麦粉,而背后数据写着:
膳食成本降低22%,相当于变相降薪却不引发抗议。
1933年,WSG提交的《社会改造白皮书》显示:
- 生产效率↑38%
- 暴力事件↓67%
- 工人储蓄率↑900%(钱都存进西部劳工银行)
但档案室最底层锁着一份禁阅报告:
俱乐部地下室改建‘镇静室’使用量:日均12人
夜校教材第17页被撕毁率:89%(该页讲述《劳工法》第14条)
[文明驯化的本质,是给野兽戴上镀金的嘴套]
洛杉矶WSG总部,特纳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傍晚的厂区。
曾经充斥着酒瓶和赌徒的工人宿舍区,如今亮起了整齐的灯光。俱乐部里传来手风琴演奏的《星条旗永不落》,棒球场上,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们正在进行一场低赌注的比赛,而夜校的窗户里,能看到埋头学习的年轻工人。
“这才像话。”特纳啜了一口威士忌,嘴角微扬,“工人就该有工人的样子——清醒、驯服、高效。”
修斯递上最新的生产报告:
- 生产效率:↑42%(相比1933年)
- 酗酒事件:↓73%
- 工人储蓄率:↑950%(存款流入西部劳工银行,再被用于军工债券投资)
“他们现在下班后不是去喝酒,而是去夜校学怎么拧螺丝拧得更快。”修斯推了推眼镜,“连妓院的老板都在抱怨生意惨淡。”
【文明的枷锁】
但在这份“和谐”背后,是特纳精心设计的控制体系:
1. “健康娱乐”的真相
- 工人俱乐部的国际象棋比赛冠军,奖励是“加班优先权”。
- 棒球队的1美元赌注上限,确保工人不会因赌博破产,但依然保持竞争心态。
- 夜校的“结业加薪5%”诱惑,让工人自愿延长学习时间,变相减少休息。
2. “道德约束”的牢笼
- 教会合作的“守贞讲座”,让年轻工人因“道德压力”不敢嫖娼,转而将精力投入生产。
- “镇静药剂”的发放,确保情绪不稳的工人不会闹事,而是安静地回到流水线。
- 告密制度让工人互相监视,形成自我管束的社会结构。
3. “模范工人”的幻觉
- 镀金扳手的荣誉,让工人产生“被尊重”的错觉,却忽略了自己仍在被剥削的本质。
- 流水线广播的《西部进行曲》,歌词里的“懒惰可耻”潜移默化地灌输工作伦理。
在公众面前,伊丽莎白的慈善基金会继续高调宣传:
“西部工人的新生活——有尊严、有希望、有未来!”
报纸上刊登着工人们微笑的脸,却没人提“镇静室”里那些因过度疲劳而崩溃的工人。
在私人备忘录里,特纳写道:
“工人不需要自由,他们需要的是‘有序的满足’。”
“让他们觉得生活变好了,他们就不会问‘为什么我的工资买不起资本家的股票’。”
(1936年,当全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时,西部工厂却异常平静——特纳的“文明驯化”成功了。)
[最稳固的统治,不是靠镇压,而是让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戴上枷锁]
1933年西部委员会就《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人身体健康发生了严重分歧。
铁路大亨亨廷顿拍桌而起,他的金丝眼镜链哗啦作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