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朝阳宫 / 皇贵妃(许in林)
永安十六年的早春,京城的冰雪终于开始消融。
苏家满门抄斩、血流成河的恐怖记忆,似乎正随着日渐和煦的春风,被皇城里的人们刻意淡忘。然而,旧的恐惧刚刚过去,新的“秩序”便已悄然建立。
如果说金銮殿上那空出的三分之一席位,代表着摄政王萧珏在“前朝”的绝对掌控;那么朝阳宫内那枚重新焕发光彩的“统摄六宫”金印,便宣告了“后宫”的易主。
霜妃——不,现在应该称她为皇贵妃林嫣霜(许in林)——在她“伤愈”之后,终于第一次踏出了朝阳宫。
那场“冬猎”的重箭和那场“自刎”的闹剧已成过往。前者为她赢得了皇帝“亏欠”到极致的“圣宠”;后者则为她和她的“铁三角”同盟,提供了“总攻”的完美契机。
如今苏家倒了,她的“伤”也“好”了。
肩胛骨上那道贯穿伤留下的疤痕狰狞可怖,却也成了她最耀眼的“勋章”。皇帝萧昭远为了“弥补”他这位“舍身救驾”的爱妃,在大朝会重组六部的同一天,也下达了对后宫的“新旨意”。
——霜妃林氏,性行淑均,克娴于内,舍身护驾,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特晋为皇贵妃。
——赐金印、金册。统摄六宫,代行皇后之权!
这是大周开国以来,除皇后外,妃嫔所能得到的最高“殊荣”。她林嫣霜(许in林嫣霜),终于名正言顺地拿回了那本该属于她(原主许倾寰)的一切。不,是拿回了比她曾经身为“皇后”时,更牢不可破的“实权”。
三月三上巳节。皇贵妃(许in林)在她“伤愈”之后,第一次于朝阳宫设宴,召六宫嫔妃“觐见”。
这一日,朝阳宫一改往日(苏家倒台前)的“素雅”,也不同于(养伤时)的“死寂”。宫殿被装点得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地上铺着波斯进贡的织金“红莲”地毯,殿内燃着最顶级的“东海龙涎香”,连宫女们捧上的茶盏都是前朝御窑的“雨过天青”。
奢华,威严,不容侵犯。
林嫣霜(许in林嫣霜)端坐于那比寻常嫔妃高出三阶的“凤座”之上。她身着一身只有皇贵妃才能穿的“赤色金凤”翟衣,头戴九尾凤簪。她没有刻意板着脸,唇边甚至还带着一丝“病愈”之后的浅浅笑意。她还是那张“林嫣霜”的清丽绝伦的脸,但那双缓缓扫过殿下众人的凤眸,却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呼吸的威压。
“都起来吧。”
她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大病初愈的“虚弱”,这反倒让她平添了几分令人怜惜的“威仪”。
“本宫卧病日久,劳众位妹妹挂心了。”
“皇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臣妾等恭贺娘娘凤体康健!”
殿下,以新晋的“德妃”(原贞嫔陈氏)为首的嫔妃们跪了一地,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头低到了最低。
“今日请众位妹妹来。一是本宫许久未见大家。二是……”
皇贵妃(许in林)端起了茶盏,轻轻用杯盖撇去浮沫。
“……是为了整肃宫规。”
她的声音依旧温和,但“整肃宫规”四个字一出,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几个跪在后排的嫔妃,身体开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而现在,苏家倒了,太后那最大的“外戚”靠山也倒了。
皇贵妃(许in林)这个“舍身救驾”的功臣,开始“清算”了!
皇贵妃(许in林)的目光没有停止,转向了一名“丽贵人”。
“丽贵人。”
“臣……臣妾在……”
“本宫记得。苏念微伏法那日,你在自己的宫中设了‘小佛堂’为她‘诵经’?本宫不知,你与那‘逆贼’竟有如此‘姐妹情深’?”
“冤枉啊!娘娘!” 丽贵人拼命磕头,“臣妾……臣妾只是怜她年少……臣妾是为皇上祈福……”
“为皇上祈福?” 皇贵妃(许in林)冷笑,“为‘逆贼’诵经就是为皇上祈福?你这是在‘诅咒’圣躬?还是在‘质疑’皇上的‘圣裁’?!”
“言行不谨,惊扰圣驾”!
又是这个理由!一个看似“温和”,却大到无边,足以压死任何人的理由!
“丽贵人言行荒唐,不思己过。降为‘才人’!即刻迁出‘钟秀宫’,搬去‘冷宫’旁的‘废院’反省!”
“不——!”
又一个被拖了下去。
短短半个时辰,朝阳宫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成了后宫的“金銮殿”。皇贵妃(许in林)就是那手持“生死簿”的萧珏!
所有曾在“太后病倒”时去慈安宫“请安”、站队太后的嫔妃,一个接一个,被她以各种“鸡毛蒜皮”的“小错”全部“揪”了出来!
或降位,或禁足,或申斥!
这是一场“阳谋”!她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个后宫姓“萧”,而她是皇帝唯一“信任”的人!
当最后一名“犯错”的嫔妃被拖出去后,殿内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每个人都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