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永宁宫 / 宫外】
钦差南下。
这道圣旨。
如同一颗投入了湖心的巨石。
在朝堂之上激起了久久不散的涟漪。
也正式拉开了两位女王联手之后第一场大战的序幕。
永宁宫内。
许倾寰(林in许)在听完小栗子关于朝堂之上所有细节的回报后。
脸上没有半分的意外。
仿佛这一切都早已在她脑海的棋盘之上推演了千百遍。
她只是平静地吩咐了一句。
“备笔墨。”
不。
她要的不是寻常的笔墨。
当夜。
她屏退了所有人。
独自一人在书案之后坐了整整一夜。
她没有立刻动笔。
而是在脑海中将所有关于江南盐税案的前世记忆。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变数。
都重新梳理了一遍。
直到东方既白。
她才终于开始动手。
她拿出的不是寻常的宣纸。
而是一方质地极韧薄如蝉翼的鲛人纱。
这是她前世从越国带来的贡品。
也是原主许倾寰嫁妆里一件毫不起眼的压箱底之物。
此物水火不侵。寻常墨汁根本无法在上面留下任何痕迹。
而她要用的“墨”也同样非同寻常。
那是她耗费了数日心血。
从她那片小小的药圃之中。
将数种看似无毒实则相互之间会产生奇异反应的草药汁液。
按照那本《百草杂记》中最隐秘的配方。
以一种极其复杂的比例调和而成的无形之墨。
用这种墨写在鲛人纱上的字。
肉眼根本无法看见。
只有用另一种同样由特殊植物调配而成的药水轻轻涂抹。
字迹才会显现片刻。
然后便会彻底挥发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才是这世间最安全的情报传递方式。
她提起了笔。
她没有写字。
而是在那方空无一物的鲛人纱上。
画下了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只有她和母亲李敏君才懂的“茶道密语”符号。
那是一场完整的、无声的茶艺表演。
她先是画了一柄特定的“茶则”的形状。
这柄茶则代表的正是两淮盐运使“钱立”这个名字。
紧接着她画下了三种不同的茶叶形态。
分别代表了钱立贪腐的三大手段“虚报盐引”“偷梁换柱”和“幽灵船”。
然后她又画了一座三足香炉。
香炉代表“寺庙”。
炉身上三道平行的划痕代表“第三尊”。
而炉底盛放香灰的托盘则被她画成了一朵“莲花”。
这指向的正是藏匿账本的核心地点“观音禅院后殿第三尊观音像的莲花宝座”。
最后她在整幅图的最下方,画下了一片正在被风吹动的、柳树的叶子。
在她们母女的密语中柳叶飘动意味着“春风已至”。
这暗示着最佳的动手时机“春分巡查”即将到来。
当她画完最后一笔时。
窗外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正好照了进来。
洒在那方看起来空无一物的鲛人纱上。
她将这封承载了无数人性命的“无字天书”仔细地折叠好。
放入了一个早已备好的小小的防水油布包里。
然后她拿起了另一件东西,一件前几日由浣衣局送来换洗的最普通的宫女穿的青色中衣。
她伸出手,用那双早已变得无比灵活的手指。
在那件中衣最不起眼的袖口的接缝处。
开始打起了绳结,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单结双结死结所组成的“军阵结”。
这个结的出现代表着最高级别的最紧急的指令。
它的意思是:
“——启动‘秋韵’,不计代价。星夜兼程,将一份‘包裹’,务必在钦差大臣何凌抵达扬州之前送到指定地点。”
做完这一切,她才将小栗子和张嬷嬷叫了进来。
“张嬷嬷。”
“老奴在。”
“将这件‘衣服’送回浣衣局。亲手交给采薇姑姑。”
“告诉她这是‘急件’。”
“小栗子。”
“奴才在。”
“你亲自去一趟神武门的‘狗洞’。那里每日会有专人清理宫中运往城外庄子的秽物。”
“将这个‘包裹’想办法塞进运往‘许家庄’的那辆马车之上,一个我早已做下标记的隐秘角落。”
“记住此事只能由你一人完成,不能有任何差错。”
“是!娘娘!”
两人齐声应命。
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即将参与一场惊天大战的肃穆与兴奋。
……
一张无形的由两位女王在暗中联手编织的大网。
在这一刻,正式撒开。
那件系着“军阵结”的青色中衣,被张嬷嬷不动声色地送入了浣衣局,又由采薇姑姑亲自交到了小安子的手中,再由小安子送到了那位许家旧部的“壮汉”手中。
最终在第二日的深夜吗,被呈现在了许夫人李敏君的面前。
当李敏君看到那个代表着“最高指令”的结时,她那张一直沉静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震惊。她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启动了那个连许元帅都不知道具体位置的许家最后的底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