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的那块月饼,像一颗投入死水潭中的石子,在小栗子心中激起了久久不散的涟漪。
在那之后,他对许倾寰(林嫣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依旧沉默寡言,垂首躬身,但那份发自骨子里的恐惧,却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感激与好奇的复杂情绪。
他开始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悄悄地回报这份恩情。
有时候,他会趁刘贵不注意,将食盒里那碗馊粥,换成尚有余温的米粥;有时候,他会在送饭时,飞快地从袖子里塞给她一个还算干净的馒头。这些东西,或许是他从自己的微薄口粮里省下来的,或许是他冒着风险从别处讨来的。
他做得极为隐秘,每次都只是放下东西,便匆匆离去,不多说一句话。
许倾寰对他的这些小动作心知肚明,却也从不点破。她只是默默地接受,将这份情记在心里。她知道,对于小栗子这样的人,过多的言语反而会让他不安。无声的默契,才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仅仅有感激,是远远不够的。感激,只能换来同情和一时的回报。想要让一个人彻底归心,为己所用,就必须让他看到你的价值,让他对你产生敬畏。
许倾寰等待的,就是一个能展现实力的机会。
这日,小栗子照例来送午膳。许倾寰注意到他眼圈发青,神情萎靡,便在他放下食盒准备离开时,用一种平淡无波的语气,看似随意地开口了。
“看你印堂发暗,神思不宁,今日恐怕会有无妄之灾。”
小栗子闻言一愣,停下脚步,不解地看向她。
许倾寰并没有看他,只是自顾自地用手指沾着桌上的积水,画着一些无人能懂的符号。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飘忽,像是梦呓:“今日煞星西移,主破财,犯小人。尤其是……与那金玉之物相冲。你今日当值,需得万分小心,莫要沾手任何赏赐,也莫要靠近任何佩戴金玉之人,否则,血光之灾,近在眼前。”
她这番话说得神神叨叨,小栗子听得半信半疑。他虽觉得这位废后娘娘有些邪门,但终究不信这些虚无缥缈的命理之说。他只当是娘娘又犯了痴病,胡言乱语,便唯唯诺诺地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番话,竟在半个时辰后,一语成谶。
午后,管事太监刘贵不知从何处回来,心情似乎极好,甚至破天荒地没有为难任何人。他将几个负责打扫的小太监叫到跟前,竟从袖中摸出几块碎银子,说是赏给他们的。
几个小太监又惊又喜,连忙磕头谢恩。小栗子也在其中,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他不是不心动。在这冷宫里,几块碎银子,或许就能在冬天换来一床厚实的棉被。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时,脑海中却猛地响起了许倾寰那句“莫要沾手任何赏赐”。
他心中一个激灵,瞬间冷静了下来。他不知道废后娘娘为何要那么说,但那块月饼的恩情,和她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让他下意识地选择相信。他悄悄地退到了人群最后,没有上前领赏。
果然,麻烦很快就来了。
就在刘贵分发完赏赐,准备回屋歇息时,一名内务府的掌事太监,竟带着两个膀大腰圆的侍卫,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冷宫。
“刘贵!”掌事太监声色俱厉,“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盗德妃娘娘赏给苏小姐的金丝香囊!”
刘贵一听,当场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地跪了下去,连声喊冤。
原来,刘贵今日在宫中当值时,见到德妃赏赐给苏念微的香囊格外精美,便一时起了贪念,趁无人注意时偷了出来。他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藏好,却没想到,苏念微转头就发现了,立刻上报。宫中对此等窃贼之事,向来是严惩不贷。
那掌事太监根本不听他辩解,直接命侍卫搜身。侍卫从他怀中,果然搜出了那个金光灿灿的香囊。
人赃并获,再无抵赖的可能。
掌事太监又扫了一眼旁边那几个刚刚领了赏钱、吓得瑟瑟发抖的小太监,冷哼一声:“这些碎银,恐怕也是那香囊里的吧?一并带走,送去慎刑司,好好审问!”
那几个刚拿到赏钱的小太监,还没来得及捂热,便哭爹喊娘地被一同绑了。他们不仅要被追回赏钱,还要因“同伙”之嫌,受一顿皮肉之苦。
小栗子站在院子的角落里,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手脚冰凉,冷汗早已浸透了后背。
他想起许倾寰的话——“破财”、“犯小人”、“与金玉之物相冲”、“血光之灾”。
字字句句,无一不应验!
若不是他听了娘娘的警告,此刻被绑起来,拖去慎刑司的,便也有他一个!
他望向那间破败的屋子,眼神里第一次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与恐惧。
这位废后娘娘……她不是疯了。她……她能未卜先知!
从此以后,小栗子对许倾寰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仅仅是感激,而是将她当成了能预知祸福的、深不可测的奇人。他每日请安伺候,都带着十二分的小心与恭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