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易彦旻终于抵达京城。他没有片刻停歇,直接策马前往太女府,刚到府门口,就看到肖简臣和付乐云正站在那里等候。
“易少郎,你可算回来了!”付乐云快步迎上前,帮易彦旻牵住马缰绳,“殿下这几日一直惦记着你,玉门关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玉门关一切安好,阿史那和李将军会守住那里。”易彦旻翻身下马,语气急切,“女皇陛下的身体怎么样了?还有那些旧贵族,查到什么新线索了吗?”
“先进府再说吧,殿下正在书房等你。”肖简臣拍了拍易彦旻的肩膀,带着他朝着书房走去。
走进书房,祁星黎正坐在桌前批阅奏折,桌上堆着厚厚的一摞公文,她的眼底带着淡淡的青色,显然是连日操劳,没有休息好。听到脚步声,祁星黎抬起头,看到易彦旻,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你回来了,路上辛苦了。”
“殿下,让你担心了。”易彦旻躬身行礼,看着祁星黎疲惫的模样,心里满是心疼,“女皇陛下的身体……”
“母皇的情况还是不太好,太医说需要安心静养,不能再操劳政事了。”祁星黎叹了口气,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坐吧,我们正好商议一下接下来的事。肖少郎,你把查到的关于旧贵族和西突厥使者的情况,跟易少郎说说。”
肖简臣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卷密报:“根据暗卫的调查,西突厥的使者名叫默啜,是薛延陀部首领夷男的亲信。他这次来中原,主要是联络以前户部侍郎后人林文远为首的旧贵族。这些旧贵族大多是先皇时期的官员后代,对殿下推行的新政不满,认为殿下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想联合薛延陀部,推翻殿下的统治,扶持祁悦灵上位。”
“林文远?”易彦旻皱起眉头,“我记得这个人,前几年因为贪赃枉法被殿下革职,没想到他竟然还敢暗中勾结外敌。”
“不止是他,还有不少被革职的旧官员,都聚集在他身边,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祁星黎说道,“他们在京城郊外的一座庄园里秘密聚会,商议着如何配合薛延陀部的进攻,里应外合。”
“那我们为什么不立刻动手,把他们一网打尽?”易彦旻问道,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计划,也不知道薛延陀部什么时候会进攻。”祁星黎摇了摇头,“若是现在动手,打草惊蛇,反而会让他们提前行动,到时候我们更难应对。而且,母皇病重的消息不能泄露出去,否则会引起朝野震动,给他们可乘之机。”
易彦旻明白了祁星黎的顾虑,点了点头:“殿下考虑得周全。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谋划吗?”
“当然不是。”肖简臣说道,“我已经派暗卫密切监视林文远的动向,只要他们有任何动作,我们都能立刻知道。另外,陆少郎在江南也安排了人手,一旦薛延陀部有出兵的迹象,江南的驻军可以随时支援边境。”
“还有,阿糯现在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时刻守着,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朝政和军务上。”祁星黎补充道,“明天开始,我会代替母皇主持朝会,稳定朝中的局势,让那些旧贵族知道,就算母皇病重,齐国的朝政也不会乱。”
易彦旻和肖简臣、付乐云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坚定。“殿下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你。”易彦旻说道,“朝会上若是有旧贵族发难,我们会帮你应对。”
“好。”祁星黎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有这几位少郎在身边,她觉得安心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祁星黎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太女朝服,来到了大殿之上。文武百官早已在殿内等候,看到祁星黎走进来,纷纷躬身行礼:“参见太女殿下。”
祁星黎走到殿中的主位旁,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的官员:“众卿平身。母皇近日身体不适,需安心静养,即日起,朝中大小事务,暂由本殿代为处理。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一名官员就站了出来,正是林文远的心腹,现任礼部侍郎的王怀安。“启禀太女殿下,”王怀安躬身说道,“近日边境传来消息,薛延陀部异动频繁,恐有入侵之意。殿下刚接手朝政,经验不足,臣以为,应尽快请女皇陛下回宫主持大局,或者召集宗室亲王,共同商议应对之策,以免耽误国事。”
祁星黎心中冷笑,知道王怀安是故意发难,想质疑她的能力。“王侍郎此言差矣。”祁星黎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威严,“母皇病重,岂能再让她操劳?本殿虽然年轻,但这些年跟随母皇处理朝政,又经历了江南粮荒、雁门关战事,自问有能力处理好朝中事务。至于宗室亲王,大多久居深宫,不懂军务政务,召集他们来,反而会耽误事。”
“可是殿下……”王怀安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肖简臣打断。
“王侍郎,太女殿下的能力,有目共睹。”肖简臣站出来,语气坚定,“江南粮荒,殿下派陆少郎前往安抚,很快就稳定了局势;雁门关战事,殿下运筹帷幄,派苏少郎和易少郎前往支援,大败回纥部和札答兰部。这些事,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殿下的能力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