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公的一声上朝,便开始了今日的流程,陛下让公公将祁星黎和祁悦灵的奏折取来。
公公恭敬的收了两个人的奏折,随后将它们送到了女皇陛下旁边。
女皇陛下并不着急看,而是看着她们二人,说:“朕想先听听你们各自的看法,也想让大臣们先听听,你们二人谁先来?”
祁悦灵看了一眼祁星黎,随后说:“那便让皇太女殿下先来如何?”
祁星黎转头看了一眼祁悦灵,她知道她想让她出丑,所以才会想让自己先来。
祁悦灵确实是这样想的,在她心里她还是觉得祁星黎还是那个蠢笨的人,昨天那番话还有今日的奏折肯定是祁星黎的少郎教的,让她先说她肯定说不出来。
但是祁悦灵小瞧祁星黎了,她太过大意了。
祁星黎微微一笑,随后说:“既然皇姐让本宫先来,本宫也不好拒绝,皇娘,那便让儿臣先来说说吧。”
女皇陛下点点头,示意祁星黎可以开始说她的想法了。
祁星黎往前站了一步,随后向女皇行礼,再转换方向,面对着大臣们,开始说了起来。
“在本宫说之前,本宫想问问各位,你们觉得,我们大齐与那些蛮人打仗,最受伤的,是谁?”
众人看来看去,随后易将军走了出来,说:“那定是百姓和将士了。”
祁星黎微笑着点头,“易将军说得不错,那诸位可曾想过为何我大齐多次征战蛮族却仍无法将其收服?”她目光扫视全场,众人皆沉默不语。
“因为战争带来的只有伤害,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将士。而蛮族人生性彪悍,若我大齐一直以武力镇压,只会引起他们更强烈的反抗。”祁星黎顿了顿,接着说道,“故本宫认为,当下应以和平共处为原则,采取怀柔政策,方为上策。”
女皇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祁悦灵见状,心知不妙,但仍强作镇定道:“殿下所言虽有理,可若蛮族不领情,又当如何?”
祁星黎不急不慢地答道:“可派使者前往蛮族,表明我大齐愿与其通商交好之意。同时,加强边境防守,以防不测,此外,蛮人几次三番的找我们打仗,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吃食,并且没有保暖的衣衫吗?”
祁星黎看了看大臣们看着她的目光,接着说:“若是我们答应蛮人,派人去教他们耕种,制衣,再让市场流通,他们那的百姓可以挑些东西拿到大齐境内售卖,这样,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是不是能够减少战争发生呢?”
祁星黎缓了缓,继续说:“本宫相信,各位也是非常痛恨打仗的,在那些将士之中,肯定也有各位的儿女,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你们作为父母,是不是也是很担忧,很害怕,怕他们会出事,怕他们会受伤,对吗?”
那些有儿女在战场上的官员纷纷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有一名自己儿子死在战场的大臣流出了眼泪。
“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而不是让他们每天都在战场上拼命。”祁星黎的话音落下,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此时,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殿下所言极是。战争的确给百姓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实不宜再起战事。老臣附议殿下的提议。”
祁星黎对着这位大臣点点头,笑了笑,但这个时候祁悦灵又站了出来,说:“殿下所言确实不错,但是殿下方才所说,派人前去讲和,派人去教耕种制衣,那些蛮人如此狠厉,敢问殿下要派谁去呢?”
听到这里,有一部分想要附和祁星黎的大臣都有了顾虑,祁星黎就知道会有这种问题,她看着祁悦灵,说:“可以在城中张贴寻士状,给他们奖励,他们去边境的那段时间让侍卫将士贴身护着,本宫相信,会有百姓愿意的。”
祁悦灵看着又逐渐动摇的大臣,心里又有了别的盘算。
女皇陛下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看着祁悦灵,问:“那你呢,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要说说吗?”
祁悦灵想了想,看着女皇陛下,随后说:“那儿臣便说了。”
女皇陛下点点头,她倒是要看看,她还要说些什么。
祁悦灵看了一眼她笼络的大臣,大臣接收到信号,准备好跟着祁悦灵一同起哄。
祁悦灵看着祁星黎,说:“殿下刚才只说了教授耕种制衣人选,那讲和之人呢?讲和之人可比这制衣耕种人选要重要呢。”
祁星黎微微皱眉,她扫视一眼祁悦灵,开口问道:“那皇姐,可有什么好人选推荐给本宫?”
祁悦灵勾了勾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随后说道:“皇姐府中,有一位名叫陆玉景的少郎,他是陆丞相之子,对吧?”
祁星黎听到祁悦灵提起陆玉景,心中顿时涌起一种不好的预感。她紧紧握着拳头,努力保持冷静,不能让自己先乱了阵脚。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祁悦灵,声音平静地说道:“没错,皇姐。只是不知道,皇姐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