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尾峰的晨光,是红的。
不是朝阳的金红,而是地火蒸腾、赤雾弥漫所染出的暗红。整座山峰如一枚沉睡的赤铜鼎,山腰以下常年被火精盐矿的雾气笼罩,山巅却有一片清冷的银桦林——那是赤尾部为白狐文书特辟的“静思林”,林中无火,唯月华可入。
林不觉躺在林边的竹榻上,寒髓咒因赤尾火晶温养,已缓了大半。他望着银桦叶间漏下的天光,耳边是远处火塘边族人议事的低语。赤尾部自昨日起,便开始推行“火塘公议”——凡草场分配、商路争端、律案裁决,皆由族人围坐火塘,共议共决。林不觉被推为“律正”,但他尚未开口,只静静听着。
“赤尾部,变了。”他低语。
“不是变,是醒。”赤狐月的声音自林后传来。
她未着战甲,只一身素红长袍,金瞳在晨雾中如两盏不灭的灯。她手中托着一碗药,药色如墨,浮着三片赤红花瓣——与白瞳那日所赠的九阳引魂汤相似,却少了几分霸道,多了几分温润。
“这是赤尾部的‘守心汤’。”她将碗递给他,“可压寒髓咒三日,无痛。”
林不觉接过,一饮而尽。药入喉,如暖流过冰河,胸口的刺痛竟真的缓了。
“谢了。”他道。
赤狐月未应,只望向北方——白玉山的方向。
“白瞳回白狐谷了。”她忽然说。
林不觉心头一紧:“她伤得如何?”
“律骨灼伤,三月不得近月华。”赤狐月声音低沉,“她已下令,白狐部闭谷三月,拒见外客,拒理文牍。”
林不觉沉默。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白狐部,乃青丘“文部”之首,掌律书、典籍、印信、文书。九部律判中,白狐部占其三,律心台的月华阵亦由白狐族长主持。白瞳一退,文部即空,青丘律政,如断一臂。
“虎部和蛇部,已经动了。”赤狐月冷笑。
白狐谷,位于青丘北境,终年云雾缭绕,谷中无日,唯月可照。谷口立着九根白玉碑,碑上刻满古律,乃法圣亲书。谷内建筑皆以月银木筑成,屋檐悬铃,风过则鸣,声如律音。
此刻,谷门紧闭,九碑无光。
白瞳坐在谷心“律心阁”中,左臂缠着银丝绷带,绷带下灼痕如蛇,隐隐透出焦黑。她面前摊着一卷《青丘律典》,却一页未翻。
“族长,虎部使者又来了。”一名白狐文书低声禀报,“说愿代掌文部,暂理律书。”
白瞳闭眼:“拒。”
“蛇部也遣使,携‘蜕鳞丹’百枚,说可助您疗伤。”
“拒。”
文书犹豫:“可……若文部空置,九部律判无主,青丘恐乱。”
白瞳睁开眼,眸中银光如刃:“乱,好过被虎牙咬断脊骨,被蛇毒蚀尽心脉。”
她起身,走向阁后月池。池水如镜,映出她苍白的脸。她伸手入水,指尖触到池底一枚白玉蝉——那是她与林不觉初见时,他归还的信物。
“我退,不是逃。”她低语,“是让青丘看清——谁在护律,谁在噬律。”
她挥手,月池水骤然冻结,冰面裂出一道符纹——“闭谷令”。
从此三月,白狐谷与世隔绝。
白狐谷外,虎部使者负手而立,虎目如炬。
“白瞳真闭谷了?”他问。
“千真万确。”蛇部使者从树影中滑出,身形细长,鳞甲覆臂,声音如嘶,“她律骨灼伤,已无力理事。”
虎部使者冷笑:“文部空置,九部律判群龙无首。若无人主事,青丘律政将瘫。”
“所以?”蛇部使者眯眼。
“所以——”虎部使者从怀中取出一卷兽皮,“虎部愿暂代文部,主持律判公议。你蛇部,若愿附议,可分三成律书编纂权。”
蛇部使者轻笑:“虎兄好算计。可你忘了,赤尾部如今势大,林不觉又在赤尾峰。”
“林不觉?”虎部使者嗤笑,“人族,寒髓缠身,能活几日?赤尾部再强,终究是守部,无权插手文部。”
蛇部使者沉默片刻,忽然道:“若我说,玄鳞教愿助虎部掌文部呢?”
虎部使者眼神一凝:“你与玄鳞教有勾结?”
“非勾结,是合作。”蛇部使者从袖中取出一枚丹药——丹身赤红,内藏一缕黑气,“此乃‘玄鳞丹’,可助虎部律判破寒髓咒,亦可……让白瞳的闭谷令,提前失效。”
虎部使者盯着那丹,眼中闪过贪婪,却未接。
“我虎部,不与外道合谋。”他冷冷道,“但若蛇部愿在公议上支持虎部主文,我可保你蛇部商路畅通。”
蛇部使者收丹,轻笑:“成交。”
两人对视一眼,各自隐入雾中。
青丘的文部之争,已悄然拉开序幕。
赤尾峰,火塘边。
林不觉听完赤狐月的叙述,眉头紧锁。
“虎部欲掌文部,蛇部暗通玄鳞教……白瞳一退,他们便如饿狼扑食。”
“她早料到。”赤狐月拨动火塘中的赤炭,“她闭谷,是逼九部表态——谁真护律,谁假借律名行私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