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争斗并未因此消失。利益的冲突、理念的差异、历史的恩怨,依然是在存在的客观现实。NSID监控到的境外势力针对国内“遗迹”和“文明星河”生态的小动作并未停止,某些地下世界的暗流依旧汹涌。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明争暗斗之中,参与者的心态和手段,似乎都多了一份 不易察觉的克制 与 对内在修行的敬畏。
例如,NSID在一次针对某境外组织试图窃取“养气法门”衍生研究成果的行动中,成功抓获了对方的行动人员。在审讯时,那名被俘的、明显经过基因强化或机械改造的壮汉,在最初的顽固抵抗后,看到审讯者(一位龙组外围成员)那沉静如水的眼神和圆融自然的气息,不知为何,竟然流露出了一丝混杂着羡慕与自惭形秽的神情,低声嘟囔了一句:“……你们的‘气’……很干净。”
又例如,两个素有恩怨的传统门派,因一处新发现的小型资源点再起冲突。双方弟子在边界对峙,剑拔弩张。然而,就在冲突一触即发之际,两派的领队长老几乎同时想起了藏经阁中那关于“戾气伤身”、“争斗损道”的开示,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火气。最终,这场冲突以一种极其罕见的、相对和平的“文斗”(双方各派代表,于特定场地演示自身对武学的理解与应用,由第三方德高望重者评判高下)方式得以解决。虽然结果仍有输赢,但避免了无谓的伤亡和仇恨的进一步加深。
这种变化是细微的,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它体现在一次次的抉择中,体现在修炼时多出的一分内省中,体现在面对冲突时那片刻的迟疑与对更高解决之道的寻求中。
少林藏经阁遗迹,就像一座无声的灯塔,其散发出的“智慧之光”与“敬畏之意”,并未直接平息世间的纷争,却为所有行走在力量之路上的人们,提供了一份 内在的警示标 和 精神的压舱石。
它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力量的追求,是一条需要时刻反观内心、砥砺心性的漫漫长路。一味外求,只顾埋头猛冲,很可能未及巅峰,便已坠入深渊。而对内在修行的敬畏,并非怯懦,而是一种 更高级的审慎 与 对自身、对文明负责的远见。
这股由藏经阁带来的“余韵”,正在悄然提升着整个新生超凡世界的“软实力”下限。它或许无法立刻造就出多少个毁天灭地的绝世强者,但却在努力确保,那些即将获得力量或已经行走在力量之路上的人,能够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癫狂;多一分智慧,少一分愚昧;多一分对力量的掌控,少一分被力量奴役的风险。
这,便是这座看似不产出任何实际“资源”的遗迹,所发挥出的、远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加深远和宝贵的作用。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教化,一场持续进行的心灵洗礼,为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注入了一股定鼎人心的沉稳力量。遗迹的余韵,悠长而深刻,正一点点地,重塑着这个时代的力量观与修行文化。
喜欢说书人还是救世主?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说书人还是救世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