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闻言,对着八景宫方向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失底气。
“正是。”
“弟子孔宣,特来向大师伯请教阴阳至理。”
话音刚落,身前的云雾便自动分开,一条白玉石阶从宫门延伸而下,石阶之上,一朵朵金色莲花悄然绽放,托着柔和的光晕。
这是圣人道场对有缘人的最高礼遇,见此情景,孔宣心中了然,迈步踏上石阶。
每走一步,金莲便在脚下轻轻摇曳,一股精纯的道韵顺着脚掌涌入体内,让他周身流转的七色圣光愈发凝练。
刚走到宫门前,一道身着素色道袍的身影便迎了上来,面容古朴,气息温润,正是老子的首徒玄都大法师。
“孔宣师弟远道而来,师尊已等候多时。”
玄都大法师对着孔宣拱手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赞许。
“多谢玄都师兄相迎。”
孔宣回礼道。
“不知方才可有一位阐教弟子前来?”
玄都大法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头道。
“确有此事。”
“广成子师弟方才抵达,说是奉了元始师叔之命,来向师尊求取一粒九转金丹。”
孔宣心中了然,看来广成子果然是为了丹药而来,并非针对自己。
不过想到这位昔日被自己削去人花的阐教金仙,孔宣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这广成子,该不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吧。
跟着玄都大法师走进八景宫,殿内香烟缭绕,正中的云床之上,老子盘膝而坐,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玄黄之气,宛如天地本源。
他双目微阖,仿佛早已洞悉世间万物,见到孔宣进来,缓缓睁开双眼。
那双眼眸深邃如星空,蕴含着无穷的阴阳变化,仅仅是被目光扫过,孔宣便感觉自己的元神都在轻轻震颤。
“弟子孔宣,见过大师伯。”
孔宣再次躬身行礼。
老子微微颔首,声音依旧厚重威严。
“你炼化先天五方旗,五行法则大成,已是准圣巅峰。”
“如今欲要参悟阴阳,走混元证道之路,这份心气,倒是难得。”
孔宣直起身,坦然迎上老子的目光。
“大师伯慧眼如炬。”
“弟子认为,斩三尸证道虽稳妥,却需斩去自身情感执念,终究不算圆满。”
“混沌魔神以法则证道,返本归源,方为真正的混元大道。”
一旁的玄都大法师闻言,眉头微蹙,忍不住开口道。
“孔宣师弟,此言差矣。”
“混沌魔神生于混沌之中,本身便是法则化身,方能以身证道。”
“如今盘古开天,混沌破碎,天道已定,再无混沌魔神证道之机缘。”
“你这般强行逆天而行,恐有陨落之危。”
孔宣笑了笑,并不认同。
“玄都师兄所言,弟子不敢苟同。”
“天道虽定,却非一成不变。”
“我截教教义,便是截取一线生机,逆天争命。”
“弟子身具七色圣光,内含五行阴阳之韵,与天地法则本就亲近。”
“更何况,鸿钧道祖曾言,大道三千,条条可证混元,为何非要拘泥于斩三尸一途?”
这番话掷地有声,让玄都大法师一时语塞。
老子缓缓抬手,示意玄都大法师不必多言。
他看着孔宣,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你可知,自盘古开天以来,多少天骄欲要效仿混沌魔神证道,最终皆化为飞灰?”
“鸿蒙紫气乃是成圣之基,若无此物,纵是你法则大成,也难跨出那最后一步。”
孔宣闻言,心中暗道果然,老子还是在纠结鸿蒙紫气。
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大师伯,弟子以为,鸿蒙紫气虽好,却也如同一道枷锁。”
“借外物成圣,终究要看天道脸色。”
“弟子偏要以自身之力,打破这层桎梏。”
“若是大师伯担心弟子实力不足,那弟子倒想请教一句。”
“当年若无鸿蒙紫气,大师伯是否便只能停留在准圣之境?”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玄都大法师脸色一变,连忙呵斥道。
“孔宣师弟,休得胡言!”
竟敢质疑圣人,这可是大忌。
然而老子却并未动怒,反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倒是敢说。”
“老夫当年若无鸿蒙紫气,或许确实难以成圣。”
“但你与老夫不同,老夫之道,在于顺天应人,而你之道,却是逆天而行。”
“阴阳之道,变幻无穷,你五行法则虽强,却与阴阳二气泾渭分明。”
“想要将二者融合,难度不亚于重新开辟一方天地。”
孔宣早有准备,他抬手一挥,一道黑白二色的光团从体内飞出,正是那枚阴阳镜残片。
残片悬浮在半空,黑白二气缓缓流转,虽不完整,却散发着浓郁的阴阳法则气息。
“大师伯请看。”
“弟子手中有阴阳镜残片,已借五行之力修复其裂痕。”
“如今只差核心禁制圆满,便能发挥其全部威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